傅勝龍在位于長沙市望城區的辦公室內!⒅z 中新網長沙9月24日電 題:大漢集團“掌門人”傅勝龍:把握時代脈搏與祖國共成長 作者 劉著之 “我的每一步都踩在時代的節點上,因此我始終感恩國家的發展政策!币皇謩摿⒉陶浦袊髽I500強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傅勝龍如是說。 40多年來,這位企業家經歷了從公社社員、大學生,到國企干部、高中教師等多重身份的轉變。他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挖到“第一桶金”,又在新時期的經濟轉型中找準方向,為傳統行業贏得發展新機遇。 近日,傅勝龍在湖南長沙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講述他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的商道與人生。 毅然下海 高中教師成鋼材大亨 傅勝龍生于1962年,童年時一篇課文中描寫的“爸爸是工人,媽媽是農民,叔叔是解放軍”,正是傅勝龍家的真實寫照。他說,這讓自己既光榮,又有種使命感。 12歲成為公社優秀社員,15歲考上大學,20歲成為大型軍工企業團委副書記……得益于國家恢復高考、提出干部四化等系列改革,傅勝龍“一點彎路都沒走”。 1992年1月,小平同志發表南巡講話。時任湖南婁底一中團委書記的傅勝龍深受感召,當即購票南下深圳。深交所前,人們大排長龍認購股票的激情,震撼了這位內陸來客。 “回來我就下海了!”傅勝龍向人借了兩萬元啟動資金,毫不猶豫地辭掉了公職。在他看來,開公司、做生意就是響應國家號召。他從圖書業務起家,很快就還清欠款,還賺到了“第一桶金”。 后來,傅勝龍轉投鋼材行業,“我賺得比別人少,還送貨上門,所以(客戶)業務就(愿意)交給我!1997年,傅勝龍銷售鋼材的全年利潤達到了800萬元,一躍成為湖南省最大的鋼鐵貿易商。 另辟蹊徑 進軍縣域經濟新藍海 做鋼材貿易對交通條件的依賴很深。1998年,傅勝龍向婁底市投資1000萬元,建設連接婁底城區與漣鋼廠區的婁星北路。道路竣工后,傅勝龍又在建了一家大型鋼材市場。這“一路一市”啟動了婁底城北新區的建設,周邊上萬農民陸續進城。 第二年,傅勝龍帶資進入婁底雙峰縣,同樣是修路、造建材城。不同的是,這次還建了幾個住宅小區。此舉拉開了大漢集團的“造城之路”,即從基礎設施、商業市場和商品房開發等方面,綜合推進縣域新型城鎮化。 起初,傅勝龍選擇縣域城市開發是因為他拒絕“公關”,“搶”不來熱門的城市資源。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縣域城市巨大的發展需求--這是一把解開經濟轉型、提升內需的“金鑰匙”。就這樣,大漢集團再次踏準時代的節奏,陸續參與了湖南34個縣城的開發。 2007年,時任中央黨校經濟學部主任王東京到湖南調研時將大漢集團“一路一城一園”(“修好一條發展路、建設一座致富城、營造一個溫馨園”)的開發模式總結為“大漢模式”。2012年,“大漢模式”寫進了《湖南省推進新型城鎮化實施綱要(2012-2020)》。 危則思變 擁抱互聯網重獲新生 2012年,大漢集團躋身中國企業500強。卻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銀行對鋼鐵貿易行業開始收緊資金,大漢集團五年內貸款授信規模減少了50億。加之公司正在擴張階段,資金鏈變得空前緊張。 “換成別的企業可能一下就被壓垮了!备祫冽堈f,那時大漢靠著騰挪資源、低價處理資產、壓縮規模,堅持不欠農民工工資,不產生不良信貸,不欠稅收,咬牙度過了難關。 傅勝龍說,危機催動了大漢集團商業模式的改變,企業開始從需要大量墊資的終端角色向經營平臺的中介角色轉變。2015年起,大漢集團先后推出鋼鐵云、建設云、工匠云等十大產業云平臺,實現了傳統企業向產業互聯網企業的成功轉型。 如今,大漢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已擁有兩百余家子(分)公司,員工近五千余人,業務涵蓋鋼材物流、新型城鎮化開發、商業管理、汽車貿易、互聯網電商、職業教育等領域,連續九年榮膺中國企業五百強。2018年,大漢營收370億元。 初心不改 教育是未來唯一職業 從個人到企業的一次次轉型,傅勝龍總是踏中“風口”的秘密何在?他認為,真正的企業家永遠不疲憊、不滿足,所以他永遠保持著創新的精神,“這種精神會為時代創造最大的價值增量! 近些年,這位曾經的中學教師回歸“初心”,致力于打造一所規;摹皣H工匠院”。從傅勝龍位于長沙市望城區的辦公室向外望去,這座占地近千畝的職業教育中心已頗具規模。 據介紹,大漢國際工匠院將鏈接超百位行業大師和百余所職業院校資源,打造集匠心教育、技能實訓、創新研發、產業孵化等于一體的產教融合新城,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向社會輸送15萬成熟的職業教育學生。 “祖國未來的發展需要兼具工匠精神和職業技能的產業工人隊伍。把這兩項教育搞好,就是我未來的唯一職業和終身職業!备祫冽埍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