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李華錫通訊員顧仁凱張方正)近日,鹽城工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張蘇榕在朋友圈分享了學生們制作的短視頻作業。視頻里,學生們身著漢服,伴著婉轉低回的旋律,聲情并茂地演繹著內心深處的《詩經》。 記者了解到,這一學期,張蘇榕負責為37名2017級專轉本學生講授《古代文學》。課上,張蘇榕給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要求學生自行分組,以短視頻的形式演繹《詩經》。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張蘇榕便收到了5份作業。 圖為張蘇榕教授慕課視頻截圖。受訪者供圖 “自牧歸荑,洵美且異。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鄙V仃、許瑤薇、劉一勉、田銳4名學生拍攝的《靜女》,被張教授稱贊為“古色古香,別具一格”。視頻中,一名身穿漢服的嫻靜女子,行吟澤畔,行至橋頭,徘徊原地。一名俊俏“男子”走來,因大樹遮擋,找不到女子而抓耳撓腮。該視頻由許瑤薇同學出鏡,劉一勉同學吟誦,在校園內的小橋、流水、假山等處取景。 “這項作業教會我們的,不只是如何演繹古老的《詩經》。多年之后,若憶起我的大學生活,《詩經》定是不可抹去的絢爛!睂W生桑重陽表示,老師的這種教學形式很新穎,讓她更深刻的體會《詩經》所傳達的文化內涵,為她在美學鑒賞上開啟了更多的思路,能培養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圖為同學們拍的短視頻作業《靜女》截屏。受訪者供圖 “《詩經》作為最早的詩歌典籍,具有典范性和開創性。我希望學生們多閱讀這類風雅的儒家經典,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理解和感悟。這樣不僅有助于他們學習其他古體詩,也能對他們的人文素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睆執K榕說,讓學生主動學習古典文學,從中獲得啟發,是她不懈追求的教學目標。 張蘇榕告訴記者,她的“短視頻+古代文學”這種作業形式已經持續多年,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為了讓教學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 圖為同學們拍的短視頻作業《靜女》截屏。受訪者供圖 “在教中文2016級學生《戲劇文學》時,我就自費讓同學們去網上租服裝,在學校取景,來演一遍大家之作的戲曲。當時大家表演的很好,收到了我期望的效果!睆執K榕說,學生們在團隊協作、視頻拍攝、剪輯制作、配音等方面的能力均明顯提高。 該校中文系主任蔣繼華教授評價說:“這種教學形式非常直觀、新穎,既創新了教學形式,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創設了古典文學作品的藝術氛圍與情境,使教學內容鮮活起來,為當下課堂改革注入了新鮮活力,頗受學生好評,也值得老師們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