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壯舉哪里來 ——羅盛教烈士在湘西地區的故事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雷鴻濤 通訊員 李佳茜 李青松 仲夏的平壤,清風拂面,花香四溢。 6月21日上午,正在朝鮮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專門安排時間,參謁中朝友誼塔,深切緬懷志愿軍英烈,勉勵后人牢記并傳承中朝傳統友誼。 黃繼光、邱少云、楊根思、羅盛教……習近平總書記提起一個個英雄的名字,向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講述他們的光輝事跡。 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戰士羅盛教,67年前為救落水的朝鮮兒童崔瑩,獻出了寶貴生命。那一年,羅盛教剛滿21歲。那個寒冬里向著冰冷河水,羅盛教義無反顧地縱身躍下的年輕身影從未走遠,至今仍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鮮為人知的是,羅盛教曾在湘西地區(含湘西州、張家界、懷化3市州)吉首市、沅陵縣求學、參軍,并參加剿匪斗爭。7月中旬,記者實地走訪他學習生活戰斗過的地方,采訪他的親人、戰友以及當地黨史專家等,從他們講述的故事中,了解他的成長歷程。 1 湘西地區求學萌發革命理想 ![]() (1950年“五四”青年節,羅盛教在沅陵拍下了他生前最后一張照片。雷鴻濤 翻拍) 車子沿著鄉村小道,拐過幾個彎,駛到了一個全木結構、青瓦重檐的樓房門口。這里是位于新化縣圳上鎮的羅盛教烈士故居,系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羅盛教從小熱愛勞動,喜歡讀書和游泳!案绺缧r候常帶我一起去砍柴、割草、抓魚、放牛!绷_盛教的妹妹羅繼香充滿深情地回憶。 羅盛教11歲時,父親羅迭開才把他送進當地的維新小學,之后又轉到文德小學就讀。后來,因經濟困難,家里無法供他上學了。 1945年冬天,在乾城縣所里鎮(今吉首市)開瓷鐵鋪的羅盛教的叔叔羅迭文回到家鄉,說可以帶羅盛教出去讀書。 “聽說又可以讀書了,他高興得不得了。他離開生活了14年的家鄉,再也沒有回來!绷_盛教的堂兄羅可仁跟記者回憶這一幕時,記憶猶新。 1946年秋天,羅盛教考進了湖南省立第九師范附小(今吉首大學師范學院附屬小學)。 在羅盛教紀念館,館長張樹全告訴記者:“羅盛教在湘西地區學習時,一開始因數學成績不太好,經常挑燈苦讀到深夜!1947年,因成績優異,羅盛教免試升入湖南省立第九師范(今吉首大學師范學院),編在簡師十四班。 求學期間,羅盛教嚴格要求自己,孜孜不倦!笆⒔谈绺缟砩峡傆幸还烧芰,有一副熱心腸,不懂就問,有一股質疑求索的精神!绷_盛教的弟媳陳純回憶,她曾多次跟羅盛教的老師和校友交流,老師和同學都說喜歡和羅盛教交往。 1949年,湖南省立第九師范停辦。1949年春天,羅盛教考入省立十三中學(今湘西州民族中學)。羅盛教在省立十三中學的同學石昌歧撰文回憶,羅盛教常穿一身青色學生制服,個子不高,言語不多。他喜歡寫大字,愛打籃球。 1949年,乾城縣所里鎮迎來了解放軍戰士!耙惶,羅盛教與幾位同學談論著有關解放軍的見聞。羅盛教說,解放軍戰士在老百姓家里很客氣,對人很親熱,借東西總是有借有還,用東西非給錢不可,還幫助挑水、劈柴、打掃衛生!笔缯f,此時羅盛教心里已受到革命雨露的滋潤。 1949年秋天,湘西重鎮沅陵解放。當年10月,羅盛教邀集幾位同學,冒著隨時可能遇到土匪的危險,身背簡單行李,從所里鎮步行100多公里到沅陵參軍。 ![]() 2 在革命熔爐里鍛煉成長 沅陵縣酉水大橋旁有一片空曠的河灘,如果不是附近還有廢棄的防空洞,很難相信原湘西軍政干校就建在這里。 “1949年11月,羅盛教進入新成立的湘西軍政干校學習,就在我們眼前這個地方!便淞昕h委黨史聯絡組成員向顯桃指著河灘向記者介紹。 羅盛教的戰友譚國雄回憶:“羅盛教身子瘦瘦小小,性格比較內向。他報名參軍初審時,部隊對他不是很滿意,他就說‘我要參加解放軍,我是一個窮人出身’。部隊看他決心很大,就同意了! ![]() 湘西軍政干校剛成立,第一門課程就是“勞動建!。1949年冬天,學校與運動場之間需要搭一座橋,大家鋸了棵大樹搭橋,沒想到大樹倒下后滾到河溝里去了。 “羅盛教不顧天氣寒冷,帶頭跳進冰冷河水中。在他帶動下,全班同學都跳進了河溝里,終于將大樹拖上岸,搭起了橋!毕蝻@桃說。 第二天,橋頭掛了塊匾,上面寫著“開路先鋒”4個字。這塊匾是校部獎給羅盛教他們這個中隊的!霸谌4髸,學校表揚了羅盛教的舉動!弊T國雄說,得到表揚的羅盛教干勁更足了,經常悄悄地打掃院子,把班里的水缸挑滿。 一個周末,羅盛教請假去沅陵街上修鋼筆。因為要求上街的人數已超過學校的規定限度,學校沒有批準。羅盛教還是上街去了,他因為這件事受到了批評。他一開始認為上街時間不長,沒多大影響,批評未免小題大做。 “羅盛教后來經過反思,認識到軍政干校不僅要培養學員懂軍事,還要培養學員有理想、有紀律和愛國精神。平時因個人需要,置整體紀律于不顧,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弊T國雄回憶,羅盛教跟他分享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后來,羅盛教提高了認識,在班務會上作了嚴厲的自我批評。 軍政干校像一艘浪里飛舟,沿著既定的航向前進著。羅盛教和他的同學們,在黨的陽光雨露哺育下健康成長。 1950年初的一天,報紙上公布了發行公債的消息。羅盛教積極響應號召,支援國家建設!八犃藢W校的動員后,把幾個月積攢下來的津貼費,和從家里帶來的錢都拿出來購買了公債!弊T國雄說,在羅盛教影響下,學員們把積攢的錢紛紛拿出來購買公債。由于表現突出,羅盛教在湘西軍政干校被評為模范學員。 在校期間,羅盛教購買了《為人民服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籍!啊稙槿嗣穹⻊铡防镎f‘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羅盛教在這段話下面作了記號。他把這兩本書帶在身邊,后來還帶去了朝鮮!弊T國雄說,羅盛教還在一本書中讀到董存瑞的英雄事跡,被英雄深深感動,視其為偶像。 3 戰斗生活中演繹軍民魚水情 1950年3月,羅盛教從湘西軍政干校畢業后,被分配到解放軍47軍軍令部文書培訓班學習。 1950年7月1日,羅盛教加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他在日記中寫道:“既然入團是我的迫切心愿,那么從此刻起,我就百分之百地以團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吧! “1950年五四青年節,羅盛教在沅陵拍了一張照片,上面寫有‘五四留影于沅陵’字樣!毕蝻@桃說,這是羅盛教在沅陵學習、剿匪期間留下的唯一一張照片,也是他生前最后一張照片。隨后,他將照片寄回了家中。 1950年7月7日,羅盛教將其入團的喜訊,寫信告訴了家人,他還特意詢問家人是否收到了他的照片。 在文書培訓班學習結束后,羅盛教被分配到47軍141師直屬偵察連任文書,參加湘西剿匪斗爭。1950年下半年,羅盛教住在沅陵縣烏宿區(今沅陵縣二酉苗族鄉烏宿村)房東潘秀英家中。 在烏宿村,潘秀英的侄孫劉沼友將記者帶到酉水河邊,指著眼前一處空地說:“我五婆(潘秀英的丈夫在家排行第五)的房屋就在這里,以前這里屬于烏宿的老街,馬路是石板路。因為這里靠近河邊地勢低,為了避開洪水,大家移民到地勢高的新街了! “羅盛教在烏宿的故事,我們這里家喻戶曉!便淞昕h二酉苗族鄉烏宿村黨支部書記李珍香說。 劉沼友當時年紀小,并不認識羅盛教,但潘秀英時常跟他說起羅盛教的故事。那時,潘秀英去碼頭挑水,來回有一公里路!拔迤鸥抑v,羅伢子經常大清早就起來去挑水,下雨天路滑也不例外。他還幫忙做家務重活,和五婆拉家常。五婆把他當親兒子一樣看!眲⒄佑颜f。 烏宿一帶剿匪接近尾聲時,連隊準備離開駐地去古丈縣李家洞(今古丈縣高峰鄉)執行剿匪任務。其中一雙鞋子的故事,劉沼友聽潘秀英講過很多遍。 當時,得知部隊要離開烏宿,潘秀英戀戀不舍,圍在戰士們身邊轉悠。羅盛教大清早就把潘秀英家的水缸挑滿水,在收拾背包時,潘秀英拿著自己做的鞋子、襪子走了進來,往羅盛教背包里塞。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的紀律,羅盛教當然懂得,于是他堅持不肯要。潘秀英只好作罷,一再叮囑羅盛教“要當心身體,要注意安全”。 ![]() (7月9日,沅陵縣二酉苗族鄉烏宿村潘秀英房屋的前址上,潘秀英的侄孫劉沼友(右一)向記者講述羅盛教和戰士住在潘秀英家的故事。 王森 攝) 劉沼友告訴記者:“羅盛教走的時候,就是不肯收五婆送的鞋襪。后來趁他沒注意,五婆將鞋襪塞進了羅盛教的被子里,羅盛教到古丈后才發現! “羅盛教的成長過程充分證明,英雄壯舉絕非偶然,在革命熔爐里鍛煉,他在思想上得到升華,擁有了軍民一家親的情懷!弊T國雄說。 在李家洞的一天,戰士們進山剿匪去了,留在連隊值班的羅盛教突然聽到驚叫聲!袄罴叶匆晃焕相l的房子被土匪燒著了。羅盛教立刻奔赴現場,毫不猶豫沖進火海,將搶救東西的老大娘背了出來。隨后又鉆入火海,一趟一趟往外搶運東西!毕蝻@桃說,事后,羅盛教沒有告訴大家,直到連長看到他被火燒傷的傷口,才知道這件事。由于羅盛教工作出色,部隊給他記了一小功。 羅盛教曾不止一次聽連里老戰士講述部隊在東北戰場上的光榮戰斗史。連里曾有一位叫金喚的朝鮮同志,為掩護連指導員而英勇犧牲。聽了金喚的事跡,羅盛教深受感動,心中播下了中朝友誼的種子。 1951年4月,羅盛教主動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奔赴朝鮮參戰。 相關鏈接 人物檔案 羅盛教(1931-1952),男,漢族,湖南省新化縣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員。新中國成立后,羅盛教報名參軍,被送到湘西軍政干校學習。1950年,羅盛教被調到某部文書訓練班學習,后被分配到47軍141師直屬偵察連任文書,參加湘西剿匪斗爭。1951年,羅盛教響應黨的號召,加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并隨部隊奔赴朝鮮。1952年1月2日,羅盛教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3次潛水,救出落水的朝鮮兒童崔瑩,自己英勇犧牲,年僅21歲。 1952年2月3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為表彰羅盛教偉大的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為他追記特等功,并追授“一級愛民模范”“特等功臣”的光榮稱號。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追認羅盛教“模范青年團員”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他“一級國旗勛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勛章”。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為羅盛教紀念碑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2009年,羅盛教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雷鴻濤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