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黔故事點滴
文/唐合亮 湘黔兩省地域相連、人緣相親、文化共粹,經濟社會發展諸多方面聯系緊密。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楚頃襄王遣將軍莊蹻率領兵士由楚地溯沅江往云貴,揭開了楚人與大西南溝通聯系序幕(“莊蹻王滇”)。秦漢以降,湖湘人在云貴,代不絕書。唐宋時期,中央王朝在現今貴州境內設立路、府、州、縣,湘、黔交流交往逐漸頻繁。歷元、明、清,兩地交往交流更趨緊密。大批湖湘先輩沿江河驛道,跋山涉水,絡繹不絕,帶來了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藝和人文理念,以堅韌不拔、勤奮開拓精神毅力,發揮卓越才智,在政治、經濟、軍事、商貿、人文,在傳播中原文化、促進國家統一、內地邊疆發展、各族人民共同團結進步、構建偉大祖國諸多方面,均有眾多建樹,作出了彪炳史冊的重要貢獻。明、清、民國時期,湘籍民眾在貴州各地州、縣,都建立有數量很多的湖南會館(或湖廣會館)。例如,清代康熙初年各省客籍人士大多設有會館,其中在省會貴陽設立的最大最早會館就是湖南會館,位于現今市中心大十字繁華地帶(達德書院)。店鋪林立,百業興旺,文教鼎盛,扎根發展。城內紫林庵一帶湘人所建亭榭樓閣簇立,被譽為“湖南人后花園”,名流留連匯集?箲饡r期,湖南湘雅醫院曾整體搬遷貴陽,在西南大后方培養出了一大批醫務人才,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作出了不可磨滅貢獻。
新中國建立之初,首任貴州黨政軍首長為湖湘籍人士(省委書記蘇振華,省長楊勇)。民國迄至當今,湖湘籍人士在貴州創辦的企業很多,在黨政、軍警界、商界、教育、科技、文化、媒體、高新產業,各部門、行業、團體均有大量湖湘籍人士發揮才干、建功立業。2012年4月,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周強、省長徐守盛率湖南黨政代表團到貴州考察交流,簽署了兩省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新時代,隨著國家發展戰略的傾斜、轉移、崛起,眾多知名企業紛紛落戶貴州,據不完全統計,湘籍在黔各類企業有6000多家。近年來湖南累計在黔投資3000億元以上,兩省在投資、貿易、裝備制造、交通基礎設施、旅游、科教、生態、智能化產業、保稅物流、酒店餐飲、制藥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在經營理念、模式、規模上迭新俱進。
當今貴州一方熱土,主動汲納世界文明建設成果,與時代發展大潮同頻共振,在國家大扶貧、大數據、大生態、大旅游產業導向指引下,創新突破,人民大團結,積極奮發,煥發嶄新風貌,共連交融,共創美好生活,共同促進整個國家、全社會發展進步,蘊含無限生機活力,在很多領域取得矚目成就,繼續努力創造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