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鋪村和樂團排練現場
5月22日晚7點,悠揚的樂曲從湖南省隆回縣六都寨鎮張家鋪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的排練室里傳出,讓這個小村莊的初夏夜晚更顯美好。村民胡亮花和該村和樂團的其他30多位隊員正在排練室里專注地吹奏著練習曲,她是第一批加入和樂團的隊員,每周一、周二參加樂團訓練是她堅持了8年的習慣,F在,在張家鋪村,和胡亮花一樣有文藝特長的村民越來越多。 400多位村民成為文藝隊員 成立于2010年的和樂團是一支由短號、中號、大號和薩克斯等組成的銅管樂隊,是張家鋪村成立最早的一支文藝隊伍。在和樂團的影響和帶動下,該村逐步組建了舞蹈隊、鑼鼓隊、銅管樂隊、軍鼓腰鼓隊、花鼓戲劇團等近10支民間文藝隊伍。如今,有著2000多人口的張家鋪村,有400多位村民成了不同文藝隊的成員,村里每年舉辦大小文化活動50余場。 說起日益繁榮的張家鋪村群眾文化,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文化志愿者張安兵!耙郧,農閑時村民們除了打牌,基本沒有其他娛樂活動,為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也偶有發生!睆男釔垡魳返膹埌脖谕宋榉掂l時發現了這一問題,便琢磨利用自己的文藝特長,把村民們組織起來,搞點文化活動,改善村風。 2010年,張安兵辭掉工作,回家鄉發展群眾文化,并于2014年注冊成為隆回縣文化志愿者!耙诖謇锔慊钗幕,首先要有一支好的隊伍做示范!睆埌脖壬私M建和樂團的念頭!皠傞_始沒有人愿意參加,我只好跑到村民家里一個個地勸說,告訴他們人不管多大年紀都要有點愛好,學會了還可以教家里的小孩;税肽陼r間才有16個人加入進來!睆埌脖f。 也許是因為文化活動本身就有著一種“魔力”,參加了和樂團的村民們很快愛上了文化活動,積極性越來越高,在和樂團的帶動下,村里逐漸成立了多支不同類型的文藝隊伍,大家經常在一起搞活動!艾F在,大家哪怕干了一天的農活,傍晚仍會按時參加訓練,還有不少村民主動要求加入我們的文藝隊伍!睆埌脖f。從勸說到自愿,從懶散到有序,村民們參加文化活動的態度轉變讓張安兵感到欣慰。 2016年,湖南省啟動了“陽光工程”農村文化志愿服務行動試點,張安兵作為既有文藝特長又有服務熱情的鄉村“文化能人”,被選為湖南省首批“陽光工程”農村文化志愿者,參加了系統培訓!芭嘤栔,我學到了很多組織農村文化活動的經驗做法和創新方式,對我組織村里的群眾文化活動很有幫助! 從小村莊走向大舞臺
“張安兵曾在訓練時鼓勵我們,‘大家加點油,以后帶你們走上大舞臺’!焙蜆穲F成員陳海洋說,“當時我們都很懷疑,認為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陳海洋2011年參加了和樂團,在樂隊中負責打小鼓。據她回憶,2012年正月初六舉辦的張家鋪村首屆“村晚”是她第一次登臺,當時緊張得全程不敢看觀眾,手也一直發抖。2013年,和樂團參加隆回縣舉辦的銅管樂大賽,在32支隊伍中獲得最高分,被授予特等獎。2015年,和樂團登上了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的舞臺,用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展示了張家鋪村民嫻熟的演奏技藝和對家鄉的無限熱愛。這些陳海洋都參與其中,“去浙江錄節目的時候,我第一次坐了飛機,參加文化活動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痹谠絹碓酱蟮奈枧_上,陳海洋收獲了越來越多的文化自信。 去年,張家鋪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正式落成,讓村民們擁有了在家門口展示才華的固定舞臺。 返鄉人成為鄉村文化振興的中堅力量 張安兵介紹說,剛開始參加樂團的村民多是留守在家的婦女和老人,平均年齡超過50歲!艾F在,和樂團里有了8位年輕面孔,全村各類文藝團隊成員中,中青年占了1/3!睆埌脖f,“不少村民參加村里的文藝隊伍后,都愛上了文藝,決定留在家鄉發展! 村民周樂楚2013年春節回家時,看了鄉親們自編自導自演的“村晚”十分激動,萌生了參加演出的想法。一年后,他辭掉了在城里建筑工地打工的工作,回村做起了蔬菜生意,也如愿參加了和樂團!霸诩依锟赡軟]有外面賺得多,但是心里舒坦,何況我們樂團還經常接到商演邀請,每月也有千元左右的收入!敝軜烦f。 周樂楚說:“我進樂團學的第一首曲子就是《在希望的田野上》,這也是隊員們最喜歡的曲子,和村子里連片的稻田十分契合! 如今的張家鋪村,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紅火,“張家鋪村晚”已成為一項文化品牌,每年都能得到不少當地知名企業的贊助,還吸引了許多外地人前來觀看。 “目前,我們正在打造辰河大道,升級村里的硬件設施,建設生態鄉村,并把村里的群眾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發展鄉村生態文化旅游!睆埣忆伌妩h支部書記周樂田介紹,“現在,返鄉的中青年越來越多,對我們振興鄉村有不小的幫助! 來源:2018年6月7日《中國文化報》“湖湘文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