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改革是動力,那么資金就是產生動力的燃料。近期,貴州首支民營文化創投基金與貴州通用航空達成“聯姻”,首期股權投資5000萬元,用于發展航空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民間資本作為“燃料”大量注入民營文化產業,此事件被業內稱為是一場融資渠道的革命。 對于此次創新性探索,民營文化創投基金的組織設立者— 貴州省民營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厲剛認為,長期以來,輕資產是阻礙文化產業獲得融資的一大弱點,而現當下,更應該把它當成是特點,而不再是弱點。貴州文化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應打破文化企業輕資產門檻障礙,考慮如何針對輕資產的特點開發金融產品、開辟融資新渠道,而不能把它當作一個弱點,從而不為文化企業服務。 一、民營文化企業散兵游勇 催生民營文化產業協會抱團發展 民營文化企業像一個個活躍的細胞,鼓舞著文化產業的士氣,也如一支支敏感的風向標,測量著文化產業的生態。 近年來,貴州通過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態勢好、增速快的總體特征。截至2013年底,全省文化產業單位共有11698個,共有從業人員32.82萬人,收入483.00億元,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209.72億元,占GDP的比重為2.62%。貴州文化企業中民營文化企業數量眾多,有6165家,從業人員73855人。民營文化企業收入達144.36億元,占全省文化企業收入的56%。民營文化企業已經成為貴州省文化產業中的重要力量,涌現出了“多彩貴州風”、“荷塘月色”、“行知書社”、“黔藝寶”等代表性民營文化企業。 從量上來看,作為我省文化市場主要組成部分的民營文化企業的規模仍以中小型為主。雖然近兩年來,借助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利好,許多民營文化企業在各個方面都實現了新突破。但對于多數民營文化企業來說,資金、人才、技術、市場等依然是困擾他們發展的最大障礙。 為改變過去散兵游勇的發展模式,去年12月26日,貴州省民營文化產業協會在廣大民營文化企業的熱切期盼中組建成立。協會隸屬省文化廳,旨在深入整合、挖掘貴州文化產資源,推動貴州文化資源的產業化轉化,并帶領民營文化企業抱團發展。協會由貴州荷塘月色文化傳播公司等5家民營文化企業共同發起,現已擁有會員單位200余家,涉及金融、演藝、旅游、媒體、圖書發行、影視制作、珠寶制作、民族工藝品制作等行業。 二、打破文化企業輕資產門檻探索多種融資方式和渠道 采訪中,多數民營文化企業表示發展過程中缺乏資金,既然存在資金難題,為何不選擇貸款?業內普遍認為,民營文化企業缺錢,是因為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 記者注意到,為緩解文化企業融資難,各級商業銀行與各地方政府展開了政銀合作,擬向該行業提供了過億元的授信,然而有多少能夠落實卻不為業界所看好。他們認為,“民營文化企業與其他企業不同,很多都沒有固定資產,屬于輕資產,而以無形資產去做抵押,對于銀行來說風險太高,而且文化項目的運作盈利周期比較長并且風險較大,收益難以保障,這就導致目前對于文化企業尚不熟悉的多數銀行來說,文化產業雖然看起來很美卻也很危險! 那么,民營文化企業輕資產、難融資的門檻能否打破?答案是肯定的。貴州省民營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厲剛認為,長期以來,輕資產是阻礙文化產業獲得融資的一大弱點,而現當下,更應該把它當成是特點,而不再是弱點。貴州文化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應打破文化企業輕資產門檻障礙,考慮如何針對輕資產的特點開發金融產品、開辟融資新渠道,而不能把它當作一個弱點,從而不為文化企業服務。 近期,在省金融辦的指導下,以東屹集團資源為主,以貴州省民營文化產業協會為平臺,在厲剛會長的組織下,設立了貴州首支民營文化產業創投基金,旨在推動文化和金融融合發展,為文化企業發展插上金融的翅膀。 協會成立當天,創投基金正式“聯姻”貴州通用航空,首期股權投資5000萬元,用于用于發展航空文化產業和創意經濟。此外,厲剛會長還表示,協會除了設立創投基金外,還將探索多種融資方式和渠道,幫助省內更多的優秀文化企業,如盛世華映影視、晴隆·多彩貴州玉等企業,在協會的平臺上匯聚更多的資源,打造資本市場的貴州標簽。 厲剛表示,在整合文化和金融產業的同時,協會還將創立小微文化企業創業孵化器,結合貴州三個20萬政策、文化產業園區優惠政策,利用資本引導、發展小微文化企業,推動資源的產業轉化,實現文化產業上規模、上層次、多梯度發展。此外,創設貴州文化資源產業轉化項目庫,通過深入市州調研,為縣鄉提供文化規劃策略,形成面向市場的文化產業項目庫,為招商引資,我政府項目提供信息服務。 三、聚合資源 助力民營文化產業大發展 面對我省資本市場發育還不夠充分,文化企業融資渠道和手段較為單一的現狀,省文化改革發展辦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省從財務支持、政府支出層面不斷聚合資源,加大對文化產業的支持力度。目前,從省級層面,投融資舉措主要有專項資金補助、推動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和投融資平臺建設等。 省政府金融辦資本市場處趙世磊表示,應完善對文化產業薄弱領域的金融服務,采取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并用的方式,支持具備高成長性的中小文化企業。引導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各類投資機構投資我省文化產業,支持文化企業通過資本市場上市融資、再融資和并購重組,實現文化資本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整合。篩選一批有發展潛力的文化企業到貴州股權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俗稱四板)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俗稱新三板)掛牌培育和融資;目前正在重點培育多彩貴州文化有限公司、貴州印象苗族銀飾刺繡有限公司、貴州西江千戶苗寨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與此同時,在貴州股權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掛牌上市的已有貴州天下西江旅游文化開發有限公司、貴州大明邊城旅游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文化企業。 面對我省文化產業未來良好的發展態勢,貴州省民營文化產業協會秘書長、多彩貴州文化產業發展中心項目總監陳俊表示,協會將以省文改辦、省文化廳思路創新為先導,實行以會員創新、服務創新、金融創新的泛中心化管理,搭建開放的平臺,吸納一切有志于從事文化創意事業的有識之士,引進創意、資金,聚合資源,助力我省民營文化產業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