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端午時,情濃粽飄香。明天就正式開啟端午節小長假啦~對于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你了解多少呢?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端午節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 (一)賽龍舟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二)吃粽子 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這樣以便考上好的學校。 (三)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古時人們以為妖魔鬼怪上身是因為自己發。,實際是用于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四)懸艾 掛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藥,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五)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 掛荷包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命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里。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也有的說可以讓五色絲線扔到河里后變成龍,帶走瘟疫和疾病。 (六)飲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藥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陜西人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端午節最佳游玩景點 作為2017年十一前的最后一個小長假,小伙伴們一定要好好把握,把未曾游覽的祖國大好河山都列入你的出游計劃吧~ (一)嘉興 嘉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中國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此孕育了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 (二)黃山 黃山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岳風景區之一。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雁蕩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梢哉f無峰不石,無石 不松,無松不奇,并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 (三)鳳凰古城 沈從文曾經這樣描述鳳凰:“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尋找,當可有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一個名為“鎮竿”的小點,那里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里,安頓下三五千人口……”這就是蒙有一層神秘面紗的古城鳳凰。 鳳凰古城是中國第101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它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環抱,曾被新西蘭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稱贊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2001年12月17日,鳳凰被國務院列為中國第101座歷史文化名城。 古城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名勝古跡甚多。城內石板小街,古代城樓,明清古院;城外沱江蜿蜒,河水清冽,漿聲舟影,山歌互答,好一派寧靜安詳的小城風光。 (四)桂林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其境內的山水風光舉世聞名,千百年來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桂林地處廣西壯族**東北部,是廣西最大空港,桂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桂林北接湖南、貴州,西面、南面與柳州市相連,東面與賀州市毗鄰,屬山地丘陵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巖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巖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