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不停前進,技術在不斷發展,新媒體時代已經來臨。新媒體時代改變的是媒介平臺和傳播方式,并不是傳播本身,傳媒的未來是以新技術的進步作為動力和平臺,各媒體根據自身優劣特點,不斷調整自己以適應市場需要而形成的媒介融合或稱之為“文化融合”。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智能時代:媒介融合的橋與路》論述了智能時代下的新媒體融合之軌跡,引導我們思考如何將技術放進可控的“籠子”,讓它更好地為人們服務。 媒介融合:指各種媒介呈現出多功能一體化的趨勢,這種關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將電視、報刊等傳統媒介融合在一起。 ![]() 下面小編帶大家一起來欣賞書中的部分內容。 新媒體浪潮來勢洶洶——二十一世紀初的十余年,是互聯網絡大行其道的十余年;是全球社會經濟鏈各產業的生產、物流、銷售等所有環節都發生革命性進步的十余年;是人們逐漸熟悉各種移動可穿戴設備,并使這些智能設備在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發揮越來越重要作用的十余年;是人們的消費習慣、生活習慣發生重大變化的十余年;也是傳統媒體傳播渠道和傳播模式被分解、重構的十余年。在這樣的大形勢下,研究新媒體發展軌跡、趨勢,及其與傳統媒體、文化產業融合的路徑和方式,已成為當務之急。 當今中國,“互聯網+”效應顯著,新媒體的經濟引擎作用更為突出。媒介在加速融合,傳統媒體不斷采用新技術引領自身發展。而貴州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在文化產業和傳統媒體的建設上并不具有先天優勢,但得益于大數據產業在貴州的蓬勃發展,近年來貴州的新媒體發展也呈現出積極探索、尋求現實經濟效益的態勢,研究傳統媒體與之融合也成為必由道路。而在研究這一課題時卻很難僅就貴州而談一隅:因為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新媒體”時代,所有的新技術和新模式都跨越了傳播的地理、時間限制,本書把視角放到全國乃至全球的范圍內,站在整個新媒體發展的全局層面,把媒介融合的發展及趨勢說清說透。另外,本書詳盡描述和分析了貴州相關媒介產業發展情況,將貴州本地的融合實例作為落腳點,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并希望能對貴州省新媒體領域的發展提供部分有益的參考。 媒體的實質其實就是傳播渠道與平臺,無論其形式如何改變,基本的傳播功能并未發生變化:只要人類仍生存在地球上,人們之間渴望交流,需要社會交往的本質就會繼續存在,現階段的新媒體商業運用,無非是在基礎的社交平臺上搭載商業化內容,并成功滿足了當代人類對生活便捷化、交流即時化的需求,繼而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雖然在大數據和新媒體的應用中,對人類現有的道德、倫理、社會秩序等產生了一定的沖擊,也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但在任何社會變革的關鍵時代,均發生過類似的情況,社會必須對此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法律的更新、社會公約或民俗的順應改變、經濟交往規則的轉變等等?v觀人類發展歷史,對更多新技術的深入使用必將帶來社會的深刻變革和進步,技術無罪,關鍵在于使用技術的人和約束技術使用范圍和權限的機制。在技術高速發展的年代,在享受著新技術帶來便利的同時,保持“回頭看”的能力至關重要,這可以幫助我們發現過去的不足,找到前行的方向,這也是本書寫作的最終目的。 本書近期將在微店上架。 書名:《智能時代:媒介融合的橋與路》 出版社:貴州人民出版社 作者:吳斌付新 出版時間:2016年 定價:3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