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美國讀者看了半年中國的仙俠小說后,成功地戒掉了毒癮。這個夸張的故事容易讓人想到“知音體”,會忍不住去質疑它的真實性。但來自媒體的報道確確實實顯示出,中國網絡文學正在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進行著一次初見規模的輸出,這會讓那些力推純文學走出國門的相關工作者大跌眼鏡。 中國網絡文學在國外的走紅,完美復制了其在國內的模式:先是網友發現、追讀,再是熱心讀者義務翻譯、推廣,最后是形成讀者群聚集、相對專業的翻譯人士介入、專門的網站建成,伴隨這個過程的,是打賞機制的形成,這不禁讓人想到網絡文學在中國的獨特傳播渠道——貼吧盜版。國外讀者追捧中國網絡文學,逃脫不了盜版閱讀的“罪名”,但熟知網絡文學成長與運營規律的中國網絡文學站方,對此網開一面,甚至帶有欣喜之情,對他們而言,又一個新興的且回報豐厚的市場有可能要被打開了。 早在去年,外國讀者喜歡的十大中文網絡小說書單就已推出,他們和中國讀者一樣,把那些小說形容為“燃文”,不斷留言“催更”,心急者還愿意自掏腰包去鼓勵翻譯者加快翻譯速度?磥,網絡小說的成癮性是部分國界的,在中國網絡文學作者所創造出來的規模宏大的仙俠、修真世界里,洋讀者也一樣迷失了。在中外流行文化話語權的搶奪戰中,中國終于依靠網絡小說扳回了一局,遙想不遠的將來,國外讀者與觀眾也像我們的年輕人追捧《魔戒》、《哈利·波特》一樣,排隊購買《盤龍》、《逆天邪神》等出版物或電影票,這不禁會令人笑出聲來。 不過,這也只是一種設想而已。中國仙俠小說能否全面打入歐美主流市場,還需要歷經一系列的考驗。眼下中國網文在海外受追捧,只能證實“人性是相通的”,網文所虛構出來的世界,會幫助讀者逃避現實,得到一種精神上的麻醉。為了實現讓讀者上癮的效果,網文作者就必須把網文的消費品屬性放在第一位,因此網文的結構重復、情節雷同、語言粗糙等弊病,也會一道隨之輸出。目前還無法確定,追捧中國網文的國外讀者,究竟是小眾趣味,還是代表了大眾閱讀口味,這是需要賭一把的事情。 想要中國網文在國外實現讀者群的大幅度擴張,需要國內的商業文學網站做一些助推工作,如同它們在國內所做的那樣,強化網文作者的地位與收益,加強與政府文化部門的聯系與溝通,用影視改編的手段使得網文影響產生化學反應。網文在中國進入主流市場,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影視改編,在歐美市場同樣也需要如此,因此也產生了一個最大的阻礙:歐美流行文化會不會對中國流行文化的入侵產生排逆性? 流行文化的產生基礎,是離不開主流文化與普遍價值觀的支持的;蛘哒f,流行文化與一個國家人民的審美趣味、價值傾向、文化傳承等各個方面,有著諸多隱秘的聯系。比如好萊塢之于美國,好萊塢生產的作品可以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但歸根結底代表的還是美國人的精神與文化。國外流行文化的進入,勢必會遭遇被同化的命運,一種新興的流行文化形式,單單裹挾消費價值是沒法與人家根深蒂固的主流文化相抗衡的,除非這種文化形式能夠實現更為厚重的承載。 可以預見的是,假設仙俠小說真的開始融入歐美主流市場,歐美流行文化所能作出的第一反應就是本能地回擊,中國網文能否禁得住競爭,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因此,對待美國讀者看網文戒掉毒癮這件事,中國讀者不妨一笑了之,對此有獨立的判斷,同時,也不必要因此而產生過多的自豪感。真正有品質的閱讀,中外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重視經典,拒絕同質化,閱讀的魅力在于能夠讓人成長、變化,而不僅僅是過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