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觀看宣傳片。 簽約。 紅網湘西2月26日訊(分站記者 符曉鳴 李孟河 楊賢清)2月24日至25日,山東省濟南市黨政代表團來湖南省湘西州開展扶貧協作工作。24日晚,濟南市·湘西州扶貧協作聯席會議暨兩市州扶貧協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召開,簽署《濟南市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湖南省副省長戴道晉,濟南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王忠林出席并見證簽約。 湖南省政府副秘書長曹英華,湖南省扶貧辦副主任賀麗君,湖南省發改委副巡視員何喚鳴,濟南市委常委、副市長蘇樹偉,濟南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李剛,湘西州領導葉紅專、龍曉華、曹普華、周云、向恩明、龔明漢、楊彥芳、何益群、石紅、盧向榮參加聯席會議并見證簽約。 濟南市是山東省的省會城市,以“天下泉城”享譽中外,總面積7998平方千米,轄7區、3縣,常住人口723萬人。去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濟南市承擔對湘西州的扶貧協作任務。濟南市委、市政府進行了專題研究,并制定扶貧協作意見和實施計劃。 戴道晉代表湖南省委、省政府對濟南市黨政代表團來到湘西州開展扶貧協作表示歡迎和感謝。他說,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湘西州并提出精準扶貧戰略思想以來,湘西州狠抓精準脫貧攻堅,經濟社會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強調,湘西州要實現加快脫貧、全面小康,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更需要湘西州的干部群眾奮發努力、自力更生。濟南市對湘西州的扶貧協作,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鼓勁加油,希望雙方加強深度合作,在人才交流、轉移就業、教育幫扶、旅游資源共享等方面深入對接;在產業發展上加強協作,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積極謀劃產業項目,推動企業和項目融入扶貧協作,以產業發展帶動脫貧攻堅,實現互利雙贏、共同發展。 王忠林在會上表示,濟南市黨政代表團來到湘西州,主要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學習湘西州經濟社會發展和脫貧攻堅的經驗做法,共商兩地扶貧協作事宜。濟南市委、市政府把扶貧協作湘西州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深入學習借鑒閩寧模式的經驗做法,助推湘西州早日實現脫貧任務。他希望,兩地進一步加強交流,建立健全扶貧協作推進機制,研究制定扶貧協作工作計劃,切實做好資金保障,著力構建扶貧協作長效機制;把產業協作扶貧作為關鍵抓手,找準“中央要求、湘西所需、濟南所能”的結合點,著眼長期合作、務實合作,科學確定年度幫扶目標任務,精心實施一批“訂單式”“量身定做式”重點幫扶項目;加強人才交流、勞務協作,動員全社會參與,積極為扶貧協作搭建平臺、創造機會、提供支持,努力形成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 湘西州委書記葉紅專主持會議,參會人員觀看了濟南市《現代泉城》和湘西州全域旅游專題片,州委副書記、州長龍曉華介紹了湘西州基本州情及扶貧工作情況,濟南市向湘西州援助扶貧資金500萬元,隨后兩地簽署了“1+7+11”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具體為:濟南市與湘西州政府簽署的《濟南市湘西州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濟南市轄7區(歷下區、市中區、槐蔭區、天橋區、歷城區、章丘區、高新區)與湘西州7個國扶縣(永順縣、龍山縣、花垣縣、鳳凰縣、保靖縣、瀘溪縣、古丈縣)簽署的扶貧協作協議;濟南市直11個部門(經信委、教育局、人社局、規劃局、農業局、衛計委、旅發委、金融辦、投資促進局、畜牧獸醫局、工商聯)與湘西州直11個部門(經信委、教體局、人社局、住建局、農委、衛計委、旅游港澳外事僑務局、金融辦、商務局、畜牧水產局、工商聯)簽署的扶貧協作協議。 葉紅專表示,近年來,湘西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重要戰略思想,集中力量實施精準脫貧“十項工程”,湘西州已進入減少貧困人口最多、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貧困群眾增收最快的時期,但發展不充分、相對貧困落后的基本州情還沒有根本改變,區域發展和脫貧攻堅仍然是全面小康的底線任務。下步,全州上下將以濟南市對口幫扶湘西州為契機,認真學習濟南市推進發展、改善民生的好經驗,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城鎮擴容提質、城鄉統籌發展,以區域發展帶動脫貧攻堅。把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和民生工程,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落細落實主體責任,抓實“十項工程”,主動對接落實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把各項工作抓緊抓好,力爭早摘帽、早脫貧,確保實現全州“兩年攻堅、三年鞏固、應兜盡兜、穩定脫貧”。 25日,濟南市黨政代表團到花垣縣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考察,隨后到雙龍鎮十八洞村調研精準脫貧工作并走訪慰問了貧困戶。接下來幾天,濟南市相關區縣、市直部門還將就對口扶貧協作進行具體對接落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