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9月7日,也就是昨天,中國政府網發布最新消息,國務院、中央軍委同意新建湖南郴州民用機場。這意味著,湖南“十二五”納入國家規劃的11個民用機場改擴建、新建以及開展前期研究項目,全部塵埃落定。 湖南納入“十二五”國家規劃的11個民用機場項目中,改擴建項目有長沙、張家界、常德、懷化、永州、銅仁鳳凰機場,新建項目有衡陽、岳陽、邵陽(武岡)機場,開展前期研究項目有婁底、郴州機場。截至目前,6個機場的改擴建項目已全部完成。新建項目中,2014年,衡陽南岳機場正式通航。岳陽三荷機場預計2017年建成,邵陽武岡機場今年年底試飛。而婁底機場已經完成了前期的選址等工作,預計2019年建成。 湖南省納入國家規劃的11個機場全部建成后,全省機場數量將在全國靠前,為湖南成為航空強省奠定重要基礎。 湖南這11個機場可不簡單,其中不僅有全球百強機場,還有中國自然風景最美的機場,不僅如此,湖南還有全國首座跨地區命名的機場呢! 我們先來看看湖南已經投入使用的機場有哪些不一樣的風采—— 作為中南地區最大的和最繁忙的航空港,黃花機場不僅是湖南航空交通運輸的樞紐,更是一張體現湖南經濟騰飛的名片。 來,看看黃花機場的閃亮名片有哪些:全球百強機場之一、中國十二大干線機場之一、“全國文明機場”、“全國衛生機場”。 黃花機場于1986年動工興建,1989年啟用。2011年7月19日,T2航站樓全面竣工并正式投入啟用。第二跑道建設工程同時啟動,翻開了我省民航發展的新篇章。 黃花機場具備年接納2200萬名旅客出入機場的能力。2016年上半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018.1萬人次! 黃花機場擁有通往國內、國際共100余條定期航線,機場每周航班執行密度超過2700余架次。 還有更加國家范兒的:在2012年國際民航業的權威認證機構SKYTRAX官方網站上,黃花機場正式與國際知名的法國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美國亞特蘭大國際機場、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機場和阿聯酋迪拜國際機場被一同列入“國際三星機場”名錄。這也標志著黃花機場成為國內第5個、中部第1個通過該機構評審并獲得星級機場認證的國際機場! 目前,連接高鐵長沙南站與長沙黃花國際機場的長沙磁浮快線正在試運營,加上起于梅溪湖終于黃花機場的地鐵6號線的年內動工,以后咱們長沙市民去機場越來越快捷了! 更加驚喜的是!!! 黃花機場國際直飛航線已經包括首爾、曼谷、洛杉磯、安克雷奇、濟州島、馬爾代夫等32個國際航點。據了解,9月12日將開通湖南首條直飛澳洲的航線。 天啊,再過幾天咱弗蘭人就可以在家門口直飛澳洲,看可愛的袋鼠和樹懶了,小編想想就好激動呢! 張家界荷花機場被公認為中國自然風景最漂亮的機場之一,果然很漂亮很特別有木有! 張家界荷花機場于1991年開工建設,最初叫“大庸機場”。1994年年初,大庸機場更名為“大庸張家界機場”,8月18日正式通航。1995年10月31日,大庸張家界機場更名為“張家界荷花機場”。2011年,張家界荷花機場升級為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作為湖南省第二大國際機場,荷花機場在湖南旅游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5年9月30日,經過一年半的改擴建,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新航站樓正式竣工并啟用。從1994年建成通航至今,旅客吞吐量逐年攀升,先后開通了至北京、上海、廣州等59條國內航線,開通了韓國首爾、日本大阪、泰國曼谷和香港、臺北、高雄等20個境外直航點,實現旅客年吞吐量近160萬人次。 2016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口岸開展落地簽證工作,標志著張家界市對外開放程度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作為湖南省第三大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始建于1958年,1964用“運五”飛機開通了常德至長沙客貨航班。1991年經擴建為3C級機場。 為適應航空市場的飛速發展,機場于1993年12月進行了第二次擴建,按國家技術標準設計修建為4C級民用機場,可供波音737、757、空客A320及以下機型滿載起降。 機場于2009年進行第三次擴建,2015年11月26日機場改造通過竣工驗收,航站樓面積達到了20165平方米,實現了桃花源機場從4C到4D的升級。2015年12月23日新機場正式啟用,以中南地區一流的4D級機場標準面向游客。新航站樓可滿足年度吞吐量旅客220萬人次。 從今年6月30日起,常德桃花源機場已開通飛往南寧、沈陽的航班。目前,常德桃花源機場每周航班共有74架次,執飛的航線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昆明、?、西安、廈門。南寧-常德-沈陽航線開通后,常德桃花源機場的通航城市將達到10個。 芷江機場始建于1936年10月,建成于1942年。在抗戰時期,這里可是中美空軍重要軍事基地哦,有“遠東第二大機場” 之稱! 美國陸軍航空隊中將陳納德及其所組織的美國志愿航空隊“飛虎隊”,曾以此為基地迎擊日寇,為支援中國抗戰做出了重大貢獻,是為飛虎隊支援中國抗戰的一個重要基地,F在機場旁建有飛虎隊陳列室。 1945年,中日雙方曾在此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洽降會議”,宣告侵華日軍的最后失敗。 新中國成立后,機場閑置40多年。 2001年12月,芷江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正式立項,2002年7月經國家發改委、總參謀部批復了《湖南省懷化芷江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2003年元月,芷江機場改擴建項目開工,經過2年建設,2005年12月正式通航。 芷江機場為懷化的唯一航空港,是一個3C國內支線機場(軍民合用),可滿足波音737—300型飛機(140個座位)全載起降。2014年,芷江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萬人次大關。 目前,懷化芷江機場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7條航線。 永州零陵機場始建于1938年,1965年中央軍委改建零陵機場,1966年8月動工,1969年10月竣工,同年海軍航空兵部正式接收使用。 1993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海軍零陵機場實行軍民合用,按4C級機場標準進行改擴建。2001年4月30日,零陵機場正式通航。零陵機場先后開通過永州至長沙、?、深圳、廣州等航線。 2010年4月26日,由南方航空公司執飛的深圳至永州定期往返航線通航,深圳寶安機場與永州零陵機場的單程航行時間約為1小時,湘西南與珠三角的空中距離從此僅需1小時! 銅仁不是貴州的嗎?鳳凰不是湖南的嗎?這個機場跟湖南神馬關系? 起初,這個機場叫銅仁大興機場,始建于1958年,1972年首次通航,1982年停航。 2001年,在投資1.63億元完成一次改擴建工程之后,銅仁大興機場成功復航。 直到2009年10月28日,這個機場才更名為銅仁鳳凰機場。說起機場的更名,并不僅僅是因為機場50%左右的土地面積在湖南鳳凰縣境內,更因為這個機場由湖南和貴州共同進行了第二次擴建。這也是我國首座跨地區命名的機場,實現我國機場跨地區命名新突破。 2012年12月31日,國家發改委下發《國家發改委關于銅仁鳳凰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銅仁鳳凰機場改擴建工程進入全面實施建設階段。 2016年3月,總投資4.46億元的銅仁鳳凰機場改擴建項目全部通過國家民航局行業驗收,目前已投入運行。 過去,銅仁鳳凰機場只能執飛波音737-300型及以下型號客機,改擴建后,該機場已能滿足空客A320、A321及波音737-800等主力飛機機型起降。目前,機場已開通至貴陽、長沙、北京、廣州、南京等地的10余條航線。 而依托改擴建后的銅仁鳳凰機場,貴州和湖南將共同推動銅仁梵凈山和湘西鳳凰旅游比翼齊飛,開發“張家界—鳳凰—梵凈山”一程多站式旅游環線,打造黔東湘西旅游金三角,加快旅游一體化進程。 你注意到了嗎,南岳機場航站樓外觀體現衡陽的特色形象,無論是左看右看,都呈現“雙雁齊飛”狀。 2010年12月17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同意新建衡陽南岳機場。2014年12月23日,衡陽南岳機場正式通航。 通航以來,南岳機場先后開通了至北京、上海、昆明、西安、三亞、張家界等6條國內航線。未來,南岳機場還將開通至成都、廈門、福州、重慶、大連、青島、?诘葯C場航線。 衡陽南岳機場的建成有利于完善華南北部地區和湖南機場布局,填補湘中南地區民用機場的空白,進一步改變湘中南地區的交通面貌,加速湘中南地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流動。 同時,南岳機場的建設對唱響南岳衡山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來衡陽必來衡山,已經成為眾多來衡陽觀光、旅游客人的共識,南岳衡山已經成為首選國際旅游目的地。 看完這些已投入使用的機場,我們再來關心一下湖南新機場的建設—— 在建中的岳陽三荷機場位于岳陽經開區三荷鄉,距市區約18公里,項目總投資12.39億元,建設標準按“4D”規劃、“4C”建設,項目建設用地2273畝,跑道長2600米,航站樓建筑面積15000平方米。 三荷機場在2013年7月31日獲得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復,并于2015年12月10日開建。 三荷機場預計2017年建成,2018年投入營運。到2020年,預計旅客吞吐量6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800噸,飛機起降量6450架次。機場1.5小時車程可覆蓋環洞庭湖區、江漢平原和湘鄂贛毗鄰地區2300多萬人口,可為岳陽發展航空貨運及快遞物流、臨空產業創造極為有利的條件。 快隨小編看看武岡機場的效果圖,很氣派有木有! 2013年7月31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同意新建湖南邵陽武岡機場。2014年12月26日,邵陽武岡機場舉行了建設奠基儀式。 據悉,武岡機場力爭今年年底建成試飛,2017年上半年正式通航。近期擬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三亞、深圳、成都、昆明、桂林等城市的航線。 婁底通用機場功能定位為文化體育、旅游事業發展,森林防火、農業病蟲害防治、搶險救災、航空教學和戰備需要等。項目規劃總投資約6.3億元,擬采用PPP模式建設,計劃于2019年2月底完成婁底通用機場項目的建設和驗收,并投入使用。 婁底作為咱湖南的地理幾何中心,具備輻射全省的先天條件,婁底機場建成后,將有利于完善我省內機場布局,豐富湖南省民用機場的層次,也可以作為周邊民航備降機場,填補湖南省中部機場的空白。 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同意新建湖南郴州民用機場的批復上說,機場總投資約18.26億元,原則上由發展改革委、民航局和湖南省共同籌措解決。該機場建成后,由地方經營管理,民航局實行行業管理。 機場性質為國內支線機場,場址位于郴州市北湖區華塘鎮小阜村和塔水村附近。 根據批復,本期工程建設規模為:飛行區等級指標4C,新建一條長2600米的跑道;航站區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5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00噸的目標設計,新建航站樓6000平方米、站坪機位6個;配套建設通信、導航、氣象、供油、消防救援等輔助生產設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