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嫻 日前,由國家旅游局舉辦的“文明旅游看中國”公益微電影原創作品獲獎名單已出爐,其中,由黔籍導演陶明喜執導的電影《九禮扁金》在上千個全國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最佳影片獎”獎項,并將在下月頒獎典禮之后,登陸央視網與觀眾見面,同時也將在各大知名網絡平臺播出。 就在昨天,記者聯系上陶明喜,在送上祝賀的同時,聊起了他堅持多年的公益之路,也更近一步了解到這位從大山走出去的黔籍導演。 年少受益 讓他成為春暉使者 記者與陶明喜最初談到公益的話題時,其實他是拒絕的。在陶明喜看來,為公益的付出,并不是為了宣傳自己,更不是為了炒作電影,所以無需曝光!霸窘裉煳覀冋麄團隊為新片集體加班是要聚餐的,但是餐費被我昨晚給捐了,是一個我們黔東南的小孩,先天性腎衰竭,我聽朋友提到就盡了一點力,于是,今天大伙就跟著我一起吃盒飯了! 陶明喜告訴記者,對于公益的熱衷,源于他從小的經歷。出生于貴州黃平縣云霧村的陶明喜家境并不富裕,但學習成績卻十分拔尖,就在高考那年,他如愿考上了北京體育大學,就在興奮之余,他卻為3000多元的學費犯了難,“那時整個村寨的人聽說我考上了北京的大學,都高興得不得了,每家每戶都到家里來給我‘送學費’,富裕點的人家會湊一兩百,困難點的也會湊10塊8塊,這讓我記憶猶新,也特別感動!蹦且荒,陶明喜就背著一蛇皮口袋的零錢獨自北上,也從此暗自承諾要回報這些幫助過他的人,如今陶明喜已通過好友黔籍歌手阿幼朵的推薦加入到貴州團省委春暉行動中,成為一名走在公益路上的春暉使者。 在大學期間陶明喜專攻武術學習,1999年入行跟隨香港成家班多位武術指導拍戲,迅速成長為中堅實力派武術導演,他曾在法國2006年大熱的電影《最后的時刻》擔任副武指,他做過13部電視電影的武術指導,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強檔推出的電視劇《七劍下天山》他擔任1-10集的副武指,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對幕后的興趣,近幾年陶明喜已轉型成為導演,陸續執導了《火中鳳凰》、《女兵還鄉》、《神馬都是浮云》、《男人制造》等影片,受到觀眾的認可。 反哺家鄉他為孩子們修起球場 就在采訪中,記者還得知,去年底,陶明喜在朋友圈發起了一項“為家鄉留守兒童建操場”的公益活動,得到了不少娛樂圈明星的支持,而這個修建在貴州黃平縣云霧村的籃球場也已在年前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 聊起最初修建操場的想法,陶明喜說,作為地地道道的黃平人,回貴州拍戲多年,每次看到村里的孩子們沒有一個專屬的玩樂的地方,都會感覺不是滋味,“看到這些孩子,我就想得到了自己,從小沒有條件接觸籃球、足球,到了進入北體后看見同學們高超的球技,難免自卑,所以我就希望這個球場能使家鄉孩子們的童年更加豐富! 如今,在拍電影的同時,陶明喜總會將精力放在家鄉的公益事業上,在他看來資助貧困學生、探望年邁老人是他肩上的一種責任,“我們做文化的雖然沒有錢,但是我有鏡頭,我希望通過我的鏡頭呼吁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這個團隊,為大山里的孩子們送去更多的愛,同時也會正確地引導這些受益的孩子們,將這份愛心傳遞下去! 公益片獲獎《九禮扁金》下月登陸央視網 其實,此次陶明喜執導的公益片《九禮扁金》獲得國家旅游局“文明旅游看中國”公益微電影大賽“最佳影片獎”已不是他收獲的第一個公益片獎項,去年由他執導的電影《男人制造·靈魂的溫度》在全國各大影院上線,廣受好評。該片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述春暉故事,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盡孝、感恩、反哺、回報”融入到電影中,激發人們學會感恩,并去感恩回報自己的家鄉故土。 而在此次獲獎影片《九禮扁金》中,陶明喜說,他通過男女主人公的一段浪漫愛情,將家鄉黃平縣的各大美景全部串聯在一起,用唯美的畫面將貴州的自然山水呈現出來,而電影的名字也由兩位主人公的名字而得來。 據悉,該片將于下月在北京舉行的頒獎典禮中與觀眾見面,之后將登陸央視網以及各大網絡平臺,讓更多的人了解貴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