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前金展示榮譽證書。肖丁勤/攝 2011年、2012年,苗繡作品《豐收年年》《太陽花》分別獲得代表中國刺繡最高水準的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銅獎。 2015年11月,苗繡長卷《城步苗族風俗圖》獲得代表湖南湘繡最高水準的中國湘繡文化藝術節暨湖南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湖南省工藝美術大賽金獎。 2015年12月,被省文化廳授予“全省優秀傳統手工技藝傳習者”,被省婦女聯合會授予“全省巾幗建功標兵”,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全省技術能手”,被省手工編織職業技能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授予民間組刺繡類一等獎。 她,就是我市刺繡類最高榮譽的獲得者,來自城步苗族自治縣的苗繡傳承人——伍前金。 苗家繡女初長成:10歲能繡各種花 苗繡作品《春耕圖》 肖丁勤/攝 “苗繡長卷《城步苗族風俗圖》,全長4.8米,寬1.2米,歷時三年完成,被湘繡界譽為‘苗族版的清明上河圖’,在強手如林中能斫獲金獎,既是城步苗繡的榮譽,也是對我技藝的肯定!12月13日,伍前金剛從長沙載譽歸來,這位苗家阿妹難掩興奮之情。她說,相對于我市的綏寧平繡、隆回挑花,城步苗繡保留著許多獨有針法,技藝更顯高超,表現更加細膩,色彩更為逼真,這次參展幾乎囊括所有獎項,將綏寧平繡、隆回挑花遠遠拋在后面,讓她對城步苗繡更加充滿自信。 1985年,伍前金出生在湘桂邊界線上的城步五團鎮臘里村。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民族文化保留完整,民俗風情異常濃郁,山歌悠揚,油茶飄香,更還有流傳千年的神秘苗繡。在人們印象中,苗繡似乎早已失傳,然而在被稱為“楚南極邊”的城步苗疆,苗繡技藝仍在薪火相傳。伍前金說,那里上了年歲的老人經常穿著繡有花鳥的圍裙、包頭,以及在衣服領口、袖邊、褲腳紋有花邊的青藍衣褲,小孩子經常戴有繡有圖案的八角帽、狗頭帽、涼帽、肚兜、罩裙,還有男女老少的鞋墊!澳菆D案、那花紋,真的是精美絕倫,但那里的人們都沒有藝術品的概念,更沒有苗繡的意識,苗繡正面臨著失傳斷代的瀕危境地!蔽榍敖饑@惜不已。 據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負責人介紹,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苗繡是女紅的重要內容,繡品的漂亮與否是衡量苗家姑娘女子心靈手巧的重要標志,并與她們的婚姻前景密切相關。詩人杜甫曾贊嘆“五溪衣裳共云天”,《后漢書》也記下了苗族“好五色衣裳”的習俗。城步的巫水古稱熊溪,是五溪之首,也由此可想見苗繡當時之普及盛況。 在伍前金的印象中,太婆(父親的奶奶)不僅是遠近聞名的苗醫,還是十里八村的苗繡好手。太婆生有五男五女,一家老少的衣服鞋帽都是出自她的手,至今家里仍保留著她的不少手工藝品。奶奶、媽媽和姨媽這些大山的女人們,似乎生下來就會唱山歌、繡花鳥,農閑時也繡,樅槁燈下也繡。伍前金從小從小就被這些五彩絲線迷住了。奶奶告訴她,黃線是河流,藍線是天空,云紋、水紋、菱形紋和似花似樹又似人乘船的花簇是祖先故土的平原、湖泊和土地。她六歲就能獨自刺繡,十歲能繡各種圖案。她說,小時候看到奶奶、媽媽、姨媽在繡,就老搶她們的針線(自己繡)!痹谶@樣的環境中,小前金6歲就能獨自刺繡,10歲能繡各種圖案了。 如果伍前金也像大山里的女人一樣不曾走出那片天地,她可能至今不會明白自小接觸的刺繡就是傳說中的苗繡,更不會有將苗繡發揚光大的理想了?墒,她走出了大山,也將那片土地上生長起來的苗繡帶到了更廣大的天地,讓世界認識了苗繡,并由此成為城步唯一的苗繡傳承人。 縣婦聯親切看望苗繡傳承人伍前金。肖丁勤/攝 甘為苗繡傳承人:期盼城步苗繡發揚光大 “她的作品十分精美,色彩艷麗,造型古樸,形象生動,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边@是國內刺繡專家們對伍前金苗繡的一致評價。 從普通苗家妹到斫獲國內大獎的專業繡女,伍前金一路起來,甘苦嘗遍。初中畢業后,為減輕家里負擔,她走上了打工之路,在桂林市美術館做服務員期間,向美術界大師虛心學習顏色搭配、構圖方法和作品賞析,并將所學所思所悟融入到刺繡中去。之后又從事過酒店收銀員等多個行業,每到新的地方,唯一不能舍棄的就是她心愛的刺繡。只要有空,她就會拿起針線繡起來,沉浸在五彩繡夢中。2006年,正當她專心作繡時,一位中年男人也在旁認真細看,“小妹妹,了不起啊,你這就是久已失傳的苗繡啊!”事后前金才知對方是湖南經緯民間湘繡藝術館藝術總監。 伍前金正在刺繡。肖丁勤/攝 “苗繡文化與湘繡文化一脈相承,拯救苗鄉,傳承苗繡,創新湘繡,正是湖南湘繡當前的重要發展方向!”那次醍醐灌頂般的點化,讓伍前金突然認識到自小接觸的針線刺繡竟然還是文化,而且還是神秘的苗繡,也讓她感到了拯救苗繡的緊迫性!爸挥忻褡宓,才是世界的”,她立志將這一民間技藝傳承下去。 如今的伍前金已被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列入城步苗繡唯一傳承人,該中心已著手對全縣苗繡文化進行針對性的保護。伍前金對記者說,苗繡的工藝種類超過20種,挑繡、縐繡、疊繡等都是其他刺繡中沒有的技藝。史料記載有一種名為“雙針鎖”的繡法,起源于漢代,現在已經很難看到,卻在苗繡中保存下來;“破線繡”則是把一根絲線破為數根,用比發絲還細的絲線刺繡,一張繡片常常要花去幾個月的時間!跋啾染秘撌⒚乃拇竺C,苗繡則承載著更深厚的文化內涵——它不寫實 ,和現實物態毫無關系。苗繡更側重展現天、地、祖宗、人類、生靈、圖騰等,通過它,我們可以認知苗家人的生命觀和宇宙觀。苗繡的圖案在形制和造型方面,大量運用各種變形和夸張手法,表現苗族創世神話和傳說,從而形成苗繡獨有的藝術風格和刺繡特色!闭劦矫缋C,伍前金話語間充滿了感情。 現實將苗家姑娘伍前金推向苗繡傳承人的高位,然而她正陷入孤軍奮戰的被動境地。沒有穩定工作 ,沒有固定收入來源 ,她試圖用羸弱的雙肩擔負起傳承和發揚苗繡文化的重任。為了苗繡,她犧牲了太多,放棄了太多,2006年至今,堅守在幾平方米的繡房,堅守著心中的理想,“一天雷打不動地繡7個小時,夜晚刺繡容易壞眼,現在晚上已不敢再繡了!泵鎸φ麄城步苗繡現狀,她心生悲涼,現在全縣會繡苗繡的老人由于身體健康原因,目前已不再刺繡。年輕一代根本不愿接觸刺繡,大多外出務工。城步苗繡技藝后繼乏人,她自己也經常陷入“想舍棄但更想堅守”這樣尷尬的境地,她不知道自己究竟還能撐多久。她希望,縣委縣政府對苗繡進行搶救性保護和挖掘,將苗繡這一珍貴苗族文化遺產像湖南湘繡和寶慶竹刻一樣發揚光大。 “下一步,我想成立城步苗繡研究所,深入縣內各地收集苗繡手藝品,建立苗繡文化展覽館,親手設計出獨具城步苗族特色的服飾……”在苗繡這條文化苦族上,伍前金期待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