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鷹——邵東“箱包王國”的締造者新華網長沙8月28日電(記者 趙偉)一次大火、兩次洪水,三大挫折,白手起家的劉純鷹并沒有被擊垮,而是越戰越勇,憑著邵東人“吃得苦,不怕死,耐得煩,霸得蠻”這股子精神,這個邵東漢子在異國他鄉的泰國殺出了一條“血路”。 他生產的箱包占據東南亞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邵東箱包出口國外、連接東南亞的一座橋梁,憑著“浴火重生”的精神打造出了一個根深蒂固的“箱包王國”。他的成功是邵東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敢為人先、勤奮樸實的縮影。 工地探訪 劉純鷹,這個50歲出頭的漢子,只要提到箱包,就繞不開這個人的名字。他是邵東五大支柱產業之一的箱包出口龍頭企業——隆源集團創始人,產品出口達七八十個國家,2015年總銷售額達到10多億元。作為邵東箱包出口業的拓荒者和傳奇者,他熱衷于產品品質建設、企業形象建設,他是邵東箱包業的“形象代言人”。 記者不久前慕名來到邵東新興產業園的標準化廠房施工現場,烈日炎炎,劉純鷹正在指導工人施工。咋一看,這個身材精瘦、個子不高的中年男人,衣著普通,也不講究,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很難讓人與想象之中的“箱包帝國”制造者聯系在一起。也正如他所說,“邵東是個藏龍臥虎之地,說不定你在路上看到一個拖板車的,可能就是幾千萬的大老板! 在劉純鷹用活動板房搭成的簡易辦公室,掛在墻上的數十張裝裱起來的合影令人刮目相看,其中有泰國前總理他信、英拉以及國內外的政要。 邵東縣商務局副局長曾海光介紹,劉純鷹了不起,他每年給邵東縣創造了幾千萬的稅收,兼任泰國湖南商會創始人兼會長。他在邵東建立了標準化生產廠房,以優惠的價格出售給邵東本地的生產型企業,帶頭實現邵東商業的抱團發展。 創業故 事 劉純鷹很謙虛,說起自己的成就,他不以為然,但經歷的酸甜苦辣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這都是我‘一手一摸’搞出來的! 劉純鷹,1963年出生于邵東縣仙槎橋鎮,他從小就想改變祖輩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一心想“創業”的他,高中沒畢業就自己做起了生意。他評價自己是邵東商人中的“拓荒者”。 1985年,他跟哥哥和一個朋友,用自己批發小五金積累的資金在仙槎橋開了一個印刷廠。憑著自己的口齒伶俐、聰明勤快,兩個月內就拉下了邵陽市大部分醫院的印刷業務。為節約成本,他親自送貨,每天要搬將近一噸的貨。劉純鷹的敢為人先,令他成為最早開始個體戶經營工廠的人,也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看著自己開創的工廠蒸蒸日上,帶來可觀的收益,劉純鷹欣喜不已?珊镁安婚L,一場始料未及的災難悄然而至。1989年,工廠發生了一場大火,燒了個精光,劉純鷹不得不搬廠。 可是禍不單行,因為劉純鷹選擇的工廠地勢低洼,1992年到1993年,工廠又經歷了連續兩次洪水,“第一次,我們反應快,也有資金,半個月內恢復了工廠生產。才運營沒多久,又襲來一場洪水,氣得我不做了,承包給別人了!彼f。這兩次共損失了上百萬人民幣,在那個時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談起自己的“東山再起”,除了倔強的性格和意志力外,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白銎髽I時,任何時候都要‘留一手’,這個資金鏈不能斷,否則就沒有翻身的機會!眲⒓凓椷@種穩健的經營思想與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永遠不要孤注一擲”的思想如出一轍。 1992年,他創辦了雄鷹實業公司,涉足汽車、機械、材料、印刷設備等等領域。企業帶動了兩個村的印刷產業的發展。誰知道2000年邵東書本市場的一次大風暴使得各個行業都遭受到打擊,他的公司也被迫關門。 此前公司有幾千萬的外債,他花了兩年的時間起訴收債,可每年僅收到50萬元!斑@個時候我就想,這么收下去也不是辦法,別人過得也不容易,更何況收錢還沒我賺錢快!”他笑著說,“剩下的錢我就都不要了,自己另外做生意去!” 踏足箱包 劉純鷹在調查市場需求時,正巧一個朋友從泰國旅游回來,告訴他國內的好多商品在泰國賣上高幾倍的價格,市場需求很大。這讓劉純鷹動了心思。劉純鷹說,那時候別說出國,好多辦企業的連出個省都是個了不得的事情。 做生意講究的就是“獨行生意”,因為市場需求大,競爭小,價格也上得去。劉純鷹經過調查和慎重思考,他發現當時做出口貿易的湖南企業很少,市場非常廣闊。下定決心后,2002年他帶著價值100萬美金的箱包、服裝、五金和6個中國工人去了泰國。 然而經營沒有他想象中的順利,語言不通,貿易規則不懂,法律有異,泰國特殊的國情,他帶過去的商品必須要先賣給當地的批發市場,不能直接零售。國內發來的貨物只能堆在倉庫里,大量的囤貨,不能變現,造成資金鏈的緊張,一年下來虧損了不少。 2003年,他帶去的中國員工水土不服,紛紛回了國。劉純鷹做出一個大膽決定:工廠全部用泰國員工?墒2004年,幾個泰國工人開著貨車卷貨逃跑,他報案后僅僅追回一部分,損失了一兩百萬。對劉純鷹來說這樣的打擊已經不算什么,他很快恢復元氣,資金鏈也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劉純鷹是一個善于發現市場先機的人,更是一個善于思考,總結失敗經驗的人,他分析,自己箱包生意為什么做不開,除了成本、法律、語言、規則之外,最重要的是,當時沒有走“賒銷”這條路,摸清市場后,他大膽開始走“賒銷”之路。 經歷了無數波折,他在泰國的箱包市場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邵東出口的箱包占到泰國中低端箱包市場的30%左右。之后,他又將自己的生意帶到東南亞以及歐美七八十個國家。 未來藍圖 劉純鷹并不滿足現狀,他的商業版圖絕不僅止于此。2010年,他開始在泰國投資建設湖南工業園,現在第一期80萬平方米的工程已經開發完成。建成后,湖南的出口貿易將享受更多的零關稅政策。 提到邵東箱包業跟義烏、廣州的箱包業的比較,劉純鷹自信地說:“我們在出口上的利潤比他們大得多。因為我們工人成本低,同時改變了等客戶現狀,質量也在漸漸提升! “現在我們的布局和產異化?的發展思路,廣州也好,義烏也罷,我們都有信心趕超他們”劉純鷹自信滿滿。 邵東縣商務局副局長曾海光告訴我們,邵東三大出口行業(五金、打火機、箱包)里箱包走得最遠,箱包去年總產值1.4億美金,并且每年都在翻番。 劉純鷹多年經商,從社會這所大學校里學到了不少大學問。他也是個愛提建議的人。他說,邵東箱包業要發展,政府要積極促進。制訂政策要以企業發展為前提,看企業需要什么。方便微小型企業起步,讓企業健康發展、敢于發展。銀行更需做好企業貼心人,除了做好錦上添花的事以外,更需注重雪中送炭。當企業岌岌可危了,如能伸出援手,企業才能轉危為安,同時也控制了銀行自身的風險。 作為今年“互聯網+”這個熱詞,劉純鷹呼吁大家冷靜對待,他說,互聯網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給我們集中信息,企業走互聯網的路子,以電商的形式作為銷售的載體,可以給實體經濟起到補充作用,但首先,還是要以實體經濟作為基礎,作為支撐。 劉純鷹有自己的發展藍圖與追求的目標,他將引領邵東箱包行業,以家鄉邵東、泰國為立足點,以東南亞、歐美為“兩翼”輻射全世界。(完) 記者手記 劉純鷹形容自己“不缺膽”,但是在我看來,他的膽是計劃好了之后才“不缺”的。 劉純鷹在泰國發展形態大好情形下,卻不忘家鄉,毅然帶著資金,帶著自己的團隊,帶著自己的滿腔熱情,回鄉興業,回報家鄉。 在邵東,他斥資修起了標準化生產廠房,帶著好幾十個企業更新了廠房、升級了設備,也燃起了新的希望。 現在一些企業追求上市融資,放大資金杠桿,采訪時,我們問他是否在未來準備上市,打造箱包第一股,甩掉邵陽零上市公司的帽子。他說,在香港時,有專業承辦投資上市的企業告訴他,花個三四千萬公司可能會上市。但是他在考慮跟不跟風,也正在考慮適當時機做適當的事情。 他說,因為邵東要發展,就得企業都抱團發展,希望政府能夠積極引導,簡政放權,成為企業的“貼心人”、“幫助人”、“愛護人”,這樣更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有利于老百姓的發家致富和幸福安康。(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