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片英雄輩出的紅色熱土,一直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到湖南考察調研,從黨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對湖南發展錨定新坐標、明確新定位、賦予新使命。 百舸爭流競湖湘。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的火熱場景,在三湘四水躍動,新業績在不斷創造、新局面在不斷打開。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湘西,武陵山脈腹地的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人多、地貧、山高、路陡,貧困問題年深日久,曾是湖南許多亟待脫貧地區的典型縮影。 2021年6月30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村民在自家開的飯店招呼客人。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了十八洞村,看望貧困群眾,并在這里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皩嵤虑笫、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理念猶如一縷春風,從古老苗寨吹遍神州大地。 “扶貧這么多年,總書記的辦法最管用!笔硕创妩h支部書記施金通說。自從總書記考察十八洞村后,村里新發展起旅游、山泉水、獼猴桃、苗繡等多種產業。2016年,十八洞村成為湖南首批脫貧出列的貧困村;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較8年前翻了10多倍。 2020年5月15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扶貧隊長麻輝煌(左)與返鄉大學生施林嬌(中)一起直播推銷土特產。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脫貧攻堅八年間,湖南以“首倡之地當有首倡之為”的擔當,走出了一條精準、特色、可持續的脫貧路子。截至2020年底,全省682萬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困擾了這塊土地千百年的貧困問題徹底得到解決。 2019年10月29日,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山泉水廠,村民在流水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湖南考察調研,指出湖南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在湖南省古丈縣的許多村寨,一棵棵白茶苗正帶來深刻的變化。默戎鎮翁草村是苗族聚居村,當這個傳統村落這幾年遇見浙江支援過來的“白葉一號”現代白茶,圍繞特色苗寨、民宿體驗、基地觀景等主題,撐起了茶旅融合產業。2022年清明前后村里采摘的白茶鮮葉加工成干茶,銷售收入三四十萬元。 茶苗扎下根,農戶的“創富勁”也跟著生長。翁草村黨支部書記石流堂說,這幾年村里最喜人的變化,是村民們想方設法增收創富,展現出感恩奮進、勤勞致富的嶄新面貌。 記者了解到,2020年以來,湖南通過建立完善監測幫扶機制,突出重點地區重點群體,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村的支持力度,強化駐村幫扶管理,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穩住脫貧人口就業基本盤。 與此同時,一系列“含金量”十足的惠農強農政策陸續實施。大力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抓實鄉村產業發展、深入實施“六大強農”行動、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2022年初,對標對表總書記提出的要求,湖南省持續深化戰略布局和精準施策,發布關于做好“三農”工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了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的工作目標,就扎實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作出部署。 如今的三湘大地,脫貧成果不斷鞏固、優勢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農民收入穩定增加、鄉村振興步穩行健。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長江東去,在湖南岳陽市君山區林閣老段留下一道美麗的弧線。這里的江岸一度被非法砂石碼頭侵占,如今,已恢復自然狀態,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常在這里的水域嬉戲。 這是5月24日在岳陽市君山區林閣老段拍攝的長江。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這場深刻的變化源于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調研?倳浽敿毩私忾L江岸線非法砂石碼頭取締及整治復綠、濕地修復情況,勉勵湖南守護好一江碧水。 此后的短短幾年間,長江沿岸湖南段251個砂石碼頭拆除復綠;1034家涉重金屬污染企業在湘江治理攻堅戰中關停;打響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衛戰,47萬畝矮圍網圍依法拆除,32.6萬畝歐美黑楊清除到位,自然保護區全面禁止采砂,紙漿生產企業全部關! 這是2022年拍攝的矮圍被拆除后的南洞庭車便湖。新華社發(鐘祖彪 攝) 湖南僅有163公里長江岸線,但“一湖四水”聯通長江、輻射全省,全省96%的區域都在長江經濟帶范圍內。長期以來,粗放式發展累積了諸多問題,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緊迫課題。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對湖南提出了明確要求: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準指向、言簡意賅,為湖南發展明確了指導思想、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 2月7日,湖南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車間調試設備。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仲夏時節,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董事長何清華每每想起2020年9月總書記來到車間里考察的場景,總是難掩內心的激動。他告訴記者,全體員工一直牢記總書記關于“自主創新”的囑托,不斷加快創新步伐,2021年公司專利申報數量大幅增長,今年前4個月公司已發布了8款工程高端裝備!斑@條以自主創新謀求長遠發展的路,我和同行們會堅定地走下去!焙吻迦A說。 在深刻認識總書記明確要求的基礎上,2020年以來湖南各項建設全面鋪開并不斷取得新的成果:工程機械、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在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中勝出,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6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萬家;自貿區累計新設企業6700多家。 為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湖南還提出實施先進裝備制造業倍增、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等“八大工程”,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七大計劃”,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自主可控和高性能計算機、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為重點的產業先發優勢逐漸形成。 湖南如今已崛起為匯聚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優勢產業集群,創造出一批“世界第一”“中國第一”的現代化工業強省。 “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湖南汝城縣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故事的發生地。 2020年9月17日,在汝城縣沙洲瑤族村,朱小紅在自家開的農家樂廚房里切菜。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一到湖南,直接趕往沙洲瑤族村。在展現紅軍女戰士剪被子送村民情景的雕像前,習近平總書記駐足良久。 總書記深有感觸地說:“‘半條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們黨的初心,體現了黨的為民本色!薄敖裉,我們更要堅定道路自信,兌現黨的誓言和諾言,同人民群眾風雨同舟、血肉相連、命運與共,繼續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今年53歲的朱小紅,是“半條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孫子。那一天,總書記專程來到他家看望慰問。朱小紅對總書記說:“當年紅軍送給我奶奶半條被子,今天共產黨給我家帶來了幸福日子! “半條被子”的故事已經成為湖南黨員干部砥礪初心的“必修課”。 “總書記如此重視‘半條被子’的故事,就是要告誡我們,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頭!鄙持薮遴l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駐村第一書記譚詩華說,“總書記在湖南教誨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這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近年來,湖南各級黨組織牢記總書記囑托,全省財政保民生的力度只增不減,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7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按照“切口小、可落地、讓群眾有獲得感”原則,湖南堅持把群眾的“關鍵小事”作為黨和政府“頭等大事”來辦,推出了一系列“實招”。 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加強公共服務建設,改善醫療服務能力,提高城鄉低保標準,提升救助保障水平……2021年湖南全省共籌措各類資金428.72億元,20件重點民生實事全面或超額完成,民生福祉得到切實提升。 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湖南篇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 原標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湖南篇) 武陵疊翠,洞庭揚波,夏日三湘大地,處處生機盎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赴湖南考察調研,從黨和國家戰略全局高度對湖南發展錨定新坐標、明確新定位、賦予新使命,為湖南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湖南全省勠力同心、開拓進取,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有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優勢產業,著力筑牢產業基礎,推動產業鏈現代化 布線布管,吊裝發動機,安裝散熱器……位于長沙市的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車間里,一片忙碌景象。 2020年9月17日,在湖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冒雨來到山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面對精神抖擻的企業員工,總書記高興地說:“你們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很多產品走在了前列,你們的創新精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創新是企業經營最重要的品質,也是今后我們爬坡過坎必須要做到的! 那天,山河智能中型挖掘機裝配車間總裝班班長、90后龔賢就在現場,鼓勵和囑托,仍在他耳邊回響!爱a品創新,我們一線工人也能大有作為!饼徺t和同事一道,積極投身生產工具和工藝改進。就在今年3月,他們對挖掘機吊裝夾具裝配工藝的改進,讓支重輪吊裝效率提高了2/3。 “在當今世界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多的情況下,我們要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制造業強國,關鍵核心技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制造業也一定要抓在我們自己手里!必瀼芈鋵嵙暯娇倳浿匾甘揪,山河智能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方面加大科技攻關力度。董事長何清華介紹,公司在工程機械高性能液壓馬達、主閥、減速器和液壓鑿巖機控制閥等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領域接連取得突破,全球最大噸位旋挖鉆機、第三代混動挖掘機等領先產品全面投入市場。2021年,山河智能專利申報數量同比增長142%。 作為全省裝備制造業的亮眼名片,湖南工程機械行業183家規模以上企業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800億元,占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的30%以上。 科技創新,為湖南先進制造業發展注入源源動能。 2013年11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南大學,視察國家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了解高校進行科技創新、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項目情況?倳洀娬{,我國經濟發展要突破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關鍵是要靠科技力量。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激勵我們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敝心洗髮W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周科朝教授說,實驗室先后參與國產大飛機起落系統、材料基因工程等前沿技術研究。由實驗室推動建設的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系統已在長沙金霞經開區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有望明年開展測試試驗。 2020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有序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優勢產業,著力筑牢產業基礎,推動產業鏈現代化。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立足裝備制造業大省比較優勢,湖南出臺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動力等產業集群。2021年,湖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7%。 創新,不僅成為湖南裝備制造業的硬核力量,也給當地文創產業帶來強勁活力。 長沙市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以數字視頻創意為龍頭,匯集了各類文創企業3000多家。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產業園考察時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 “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瘪R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黨工委書記鄒犇淼介紹,園區堅持守正創新,壯大文化產業,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19.81億元,同比增長24.4%;完成企業稅收30.16億元,同比增長20.1%。2021年,湖南3864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640.31億元,同比增長12.7%。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雨過天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梨子寨,村民施成富家的堂屋迎來不少游客。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來到十八洞村。在施成富家院壩的前坪上,面對圍坐在身邊的父老鄉親,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理念。 精準扶貧,讓十八洞村加快了脫貧攻堅步伐;ㄔh派扶貧工作隊進了村,和村干部一起,把施成富等貧困戶家庭識別出來,開展精準幫扶。施成富的兒子從外地返鄉,辦起農家樂,全家年收入超過20萬元。2016年底,十八洞村脫貧出列。去年,十八洞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0167元,村集體經濟收入增長到268萬元。 2020年底,湖南實現68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92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耙獔猿洲r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為三湘大地“三農”發展指明方向。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湖南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省里認定15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2307個重點幫扶村,以及1個鄉村振興示范創建市、14個示范創建縣、2371個示范創建村,明確打造湘贛邊鄉村振興先行示范區和大湘西鞏固脫貧成果示范區。同時,全省選派3.37萬名干部組成1.28萬支工作隊駐村幫扶,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將有返貧致貧風險和突發嚴重困難的農戶全部納入監測范圍,促進脫貧地區產業發展、脫貧人口穩定增收。2021年,湖南全省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達到13553元,增長13.5%。 今年5月底,在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現代農旅示范基地,眼瞅著30畝黃姜苗長勢喜人,種植大戶張有發難掩喜悅之情:“到11月,預計能收獲20萬斤小黃姜。我們合作社跟一家辣醬公司簽了訂單,銷路不愁呢!” 2020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沙洲現代農旅示范基地,了解扶貧產業發展和增收情況。那天,張有發告訴總書記,小黃姜每畝收益可達2萬多元,“我們合作社吸納了11戶農戶以資金和土地入股,他們每畝地可以拿到400元流轉費;平時來地里干活,還能按天賺工錢。全年算下來,可以給每戶平均增收8000多元! 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通過合作社的形式搞規模經營,現在越來越普及了。下一步,還要和市場緊緊聯系在一起。讓好東西有好銷路,真正為農民帶來實惠! 如今,沙洲現代農旅示范基地里,分布著柰李、獼猴桃、小黃姜、白毛茶等種植示范區,成為汝城縣促進產業興旺的鄉村振興試驗田。示范基地還吸納了周邊4個村的脫貧戶,通過就業帶動127戶脫貧戶年均增收2.8萬元,4個村每年各增加村集體收入1萬元。 “要扛穩糧食安全的重任,穩步提升糧食產能,全面壓實耕地保護責任,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各類違法亂占耕地行為!必瀼芈鋵嵙暯娇倳浿匾甘揪,2021年初,郴州市在全省率先推行田長制,建立市、縣、鄉、村、組五級田長體系和田長制協作機制,2.59萬名各級田長相繼上任,確保每一塊耕地都有守護責任人。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未來5年湖南計劃恢復耕地面積340萬畝,其中今年恢復50萬畝。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 江水清,灘草碧,水鳥盤旋于水天之間,長江流經湖南岳陽市君山區華龍濕地,拐出一道曲折的江灣。 “看,那就是江豚!”湖南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鄒毅指向不遠處的江面,江豚不時躍出水面,“這兩年江豚家族多了不少新成員,高峰期有30多頭。如今,人們都把這里叫作‘江豚灣’! 這里曾是有名的華龍碼頭,660多米的江岸線上,盡是砂石堆場。 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前一天,總書記來到華龍碼頭,察看非法砂石碼頭取締及整治復綠、濕地修復情況。這個曾經污水橫流的非法砂石碼頭,經過整治復綠、濕地修復,面貌煥然一新。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監測站,察看實時監測系統。濕地里蘆葦成蔭,江水中江豚騰躍,一片勃勃生機?倳浾f,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艱巨任務,也是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當務之急是剎住無序開發,限制排污總量,依法從嚴從快打擊非法排污、非法采砂等破壞沿岸生態行為。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后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的萬里長江! 湖南全省約96%國土面積屬于長江流域。自2018年起,湖南將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出臺《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大力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決議》等一系列文件,先后開展非法碼頭非法采砂專項整治、港口碼頭整治整合和長江干流岸線利用項目清理整治等專項行動。 南洞庭湖之濱的岳陽市湘陰縣,是全國砂礫石主要生產基地之一!10多年前的高峰期,全縣水面上大的吸砂船就有八九十條,簡易運砂船只更不計其數!毕骊幙h河道砂石行政執法大隊大隊長吳志摩說。 啃下治砂這塊硬骨頭,湖南在全面凍結、清理在江在湖涉砂非法船只后,提出“省級規劃、市級管理、縣級受益、國有進入、在線監測、依法規范”的治砂方針。2019年,湘陰縣重新啟動規劃區有序采砂,如今,最多不超過14條砂石作業船只在指定水域工作。 2020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展現新作為。 不只是治砂,從益陽市下塞湖的“矮圍整治”,到株洲市清水塘的“化工搬遷”,從洞庭湖清退歐美黑楊,到長江湖南段全面治理163公里岸線,湖南對長江干支流、洞庭湖等生態環境問題高發區域開展生態治理修復,取得實質性成效。2020至2021年,長江干流湖南段和湘江資江沅水澧水干流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連續兩年全部達到或優于Ⅱ類。 “要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推動生態系統功能整體性提升!必瀼芈鋵嵙暯娇倳浿匾甘揪,湖南把南山國家公園范圍由體制試點區635平方公里調整優化至1300多平方公里,除了原有的南山公園,又將武陵—雪峰山脈南端的黃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嶺山系的越城嶺、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水源涵養區、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具有重要生態價值的區域劃入國家公園,加強自然生態原真性、完整性保護,筑牢我國南方丘陵山地生態安全屏障。 走進益陽市資陽區農村,眼見一派村美戶潔新景象。在迎風橋鎮,不時可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欄、“最美庭院”公示欄、“門前三包”公示牌!拔覀円匀司迎h境整治為抓手,推動村容美、產業興、村民富、民風正!辟Y陽區區長黃瑛介紹。 湖南深入實施“千村美麗、萬村整治”工程,截至2021年,全省建成省、市、縣三級美麗鄉村示范村7500個。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 2020年9月1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一到湖南,直接趕往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瑤族村,首先考察了“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啊霔l被子’的故事,代表了我們黨的初心,體現了黨的為民本色!笨倳浬钣懈杏|地說,“紅軍在自己缺吃少穿、生死攸關的情況下,心里還是想著老百姓的冷暖。一枝一葉總關情啊!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隊伍,我們共產黨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條被子的感情! 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半條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孫子朱小紅家中看望。這是一座嶄新的三層小樓,門前掛著“沙洲土菜館”的招牌!斑^去紅軍給了我們半條被子,現在黨給我們帶來了幸福日子!睒銓嵉脑捳Z道出了朱小紅真誠的心聲。 “我永遠忘不了那個感人時刻!敝煨〖t說。如今他家開辦的土菜館生意愈發紅火,去年純利潤達到30余萬元。 2020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 “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郴州全力續寫新時代‘半條被子’的故事!背恢菔形瘯泤蔷夼嗾f,市、縣兩級領導干部堅持開展“心連心、面對面”干部下訪解難題、為民服務辦實事活動,為群眾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 在沙洲瑤族村服務中心、衛生室了解基層公共服務工作和基本醫療保障情況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村為民服務中心作為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陣地建設好,完善充實服務事項,提高為民服務水平,增強為民服務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湖南立足“小事不出村,服務不缺位”理念,將低保申領、宅基地審批、老年優待證辦理、生育服務證辦理等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業務辦理權限,下沉至村(社區)為民服務中心,各村(社區)為民服務中心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優化辦事流程,確保群眾“一站式”辦結。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當面聽取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會上,群眾的安危冷暖始終牽動著總書記的心。 個體貨運司機龍兵反映,高速路服務區內經常有車輛設施設備和貨物被盜……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問題,一個群體有一個群體的困難,我們要重視起來,不斷解決! 截至2021年底,湖南在物流園和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地建設了37個“司機之家”!啊緳C之家’停車場很寬敞,各功能區都安裝了視頻監控,還有安保人員24小時值守。在這里我可以喝上熱水、吃口熱飯、洗個熱水澡、睡個安穩覺,工作更舒心了!饼埍f。 為保障更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2021年7月起,湖南省總工會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集中行動,吸引貨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群體,為他們提供困難幫扶、法律和心理咨詢等服務。 基層代表座談會上,常寧市塔山瑤族鄉中心小學副校長盤玖仁向習近平總書記反映了偏遠民族地區教育存在的教師數量不足、好老師留不住等問題。如今,他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身邊的變化,“包括我們學校在內,許多鄉村學校開始建設新教師宿舍,改善教師居住環境。在職稱評定、工資待遇方面也向鄉村教師傾斜,增強了鄉村教師的獲得感! 湖南加強面向鄉村學校的公費師范生培養,截至2021年,全省公費師范生培養學校已達34所,年培養規模穩定在1.4萬人;加大特崗教師招聘力度,2021年招聘特崗教師4435人,有力補充了偏遠民族地區鄉村教師隊伍。 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湖南新篇章,三湘大地砥礪奮進。湖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湖南全省干部群眾正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全力把習近平總書記為湖南擘畫的藍圖變為三湘大地的美好現實。 來源:新華社、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