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葉飄落的時候 文/呂曉蓉 漿坪羅家水,銀杏葉正黃。 深情拾幾片,片片是詩香。 ——羅家水村觀銀杏記 
早就聽說家鄉城步苗族自治縣的漿坪鄉羅家水村有一片千年銀杏林,每到深秋,銀葉燦燦,遍地金黃,極為壯觀!于是產生了親睹一回的沖動。 11月上旬,我從省城長沙回到了家鄉。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向現任清溪村的村干部陳曰法同學說想去看羅家水千年銀杏林的意向,得到了陳曰法老同學的熱情支持,表示愿意放下農活,專門帶路并陪伴。 老同學的爽快,讓我激動不已,我說:“太好了!等天氣好,就去吧。 11月9曰,天氣轉晴。一大早,我興奮地給陳曰法同學打去電話,相約去羅家水村看銀杏林。 曰法同學回答:“我正在與附近的陽傳發和李承俊兩位同學聯系,邀他們倆人也一起陪你去!庇终f:“跑山路,還是騎摩托車既輕巧又方便,還可以看沿途風景。我們在清溪岔路口會合吧!”我十分感激老同學想得如此周到。 9點多鐘,我乘公交車到了清溪村岔路口,他們三人已等在路邊了。寒暄了幾句,我們就向羅家水村出發。 從清溪村到羅家水村有十多公里蜿蜒盤旋的山路,對于他們農村人,這山路已很熟稔的。我坐在陽傳發同學摩托車的后座上,一路任由他風馳電掣般地飛奔。 我眼望著一山又一山蔥郁的竹林和一片片青翠的杉木林一波又一波地從我眼前掠過,耳際是呼呼的風聲,深呼吸著大山里清新的空氣,真讓人心曠神怡,美妙極了! 大約半個多小時后,我們就到達了羅家水村了。 村口村道邊梯田上方,有兩幅大書“羅家水村歡迎您們到來!”,“湖南省民政廳鄉村振興幫扶點羅家水村歡迎您們!”的紅色宣傳橫聯懸掛在大樹上。 陳曰法同學介紹說:“羅家水村座落在這大山深處,山高路陡,這里耕地不多,農民很不富裕,往常外面的人很少來這里。近兩年來,黨的扶貧政策落實到了城步縣的村村寨寨,F在,湖南省政府,省民政廳扶貧工作組駐進羅家水村,正在以古銀杏林為龍頭,投入大量資金搞扶貧開發呢!” 放眼望去,這村子不大,大山環繞,竹海擁抱,幾座農家木質房屋散落在竹林之中,掩映在林蔭之下。農家散養的土雞,土鴨在收割過的莊稼的梯田里在歡樂的覓食…… 
村道不遠處,高高的山坡上,便是我心中久仰的銀杏林了。幾棵樹圍巨大,得幾人合抱的古銀杏樹聳立在山坡上,每一株都像一把巨傘擎向天空。粗老的干枝向四面伸展著,細枝上存留的樹葉,像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又像一片片金箔,在陽光下閃著它特有的金光,把它們所在的天空渲染成一片金黃。遠看像極了一朵朵飄在夕陽天空中的金色霞云。 地上已鋪上了一層厚厚的落葉了,就像一床巨大的金色地毯。 我從未見過這么美麗的落葉景觀,這么熱鬧的鋪滿一地,熱烈不失溫馨,美麗不失典雅!我驚喜萬分,快步走上前去,拍下這絕美的景色。這一定成為我最珍貴的收藏! 大樹下面有幾個青年男女游客在興高彩烈地拍抖音,我想他們也一定是把這絕美的景色發到朋友圈與朋友們分享!我也情不自禁地踏到這床金色的地毯上面,卻又怕踩壞了這幅天然油畫,呆呆地、很沉醉地站在樹下。伸手接住一片落葉,!好像一只金色的蝴蝶,十分可愛!把它貼近鼻子聞了聞,一縷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 我突然生發聯想:這葉片脫離了它的母體,也許有些憂傷,也許更多的是感恩,它已享受了這世間的繁華,而心甘情愿回歸大地,化為泥士,反哺給它養分的樹根。待來年,冰雪消融,春回大地,一個個嶄新的生命又將誕生!啊,人若如此該多美好! 
我走到一棵貼著保護牌標志的老銀杏樹下,仔細看牌上的介紹,這上面寫著:古銀杏樹,樹齡1200年。啊,這棵樹竟有千多年了。數了數,這片銀杏林中,最大者竟有五棵,幾乎一樣的蒼老。我想那高崖上的古松在它們面前或許只能做弟弟了!可想而知,它們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電閃雷鳴;經歷多少崢嶸歲月,多少人間滄桑! 觸摸著它古老的樹干,樹干上已長滿了一層層厚厚的青苔,爬滿了藤蔓。粗大的根部被千年的風雨所侵蝕都開裂變型了,有些地方甚至干枯的裸露在地面上。 它們雖然老了,像一個個百歲虬髯,又像一個個滿臉刻下無數歲月刀痕的老婦。然而它們粗大、發達的根系卻依然深深地扎在它借以生存千年,不乏貧瘠的土壤之中,依然是仙風道骨,蒼勁著他們不死的身軀。 我想,這老銀杏樹千年枝繁葉茂,千年蒼勁不死,千年仙風道骨,正與西北那生后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腐的胡楊好有一比!他們都不苛求足下的土地,卻能以頑強的毅志,堅強的毅力一往的毅然頑強地生活著。并不屑于千年的風侵雨蝕,霜打雪凍。應該是源于它本來的特質與大山的靈氣吧!這些品質,不正是大山里這些能吃苦耐勞的勞動人民的本色嗎?是的,它們至少象征著這大山里年年歲歲不俱風雨,不畏貧寒,與自然災難作斗爭的頑強毅志力的老百姓的品質! 我浮想聯翩,甚至遙想到了千多年前,這片銀行樹的載種人以及他們的故事。千年的歷史長河,潮起潮落,此情此景應該是:“昔人已乘仙鶴去,此地空余銀杏林”了吧!但前人為后人留下如此輝煌,他們的靈魂應該是與樹同在的。后人應當記住并感謝他們! 
省城的扶貧領導們慧眼識珠,把這深山古銀杏樹介紹推廣到全國乃至世界,讓“養在深閨無人識"的千年銀杏樹展現在世人面前,既豐畗了人們的生活,也帶動了這方山村老百姓畗裕起來,好! 正沉浸在無盡的遐思中,突然聽到三位同學在高聲喊我去拍照留影,我才從遙想回到了現實。高興地跑過去。我們四人一排站在最老的那株銀杏樹下,請旁邊游客幫忙給我們拍了一張以古銀杏樹為背景的合影。 照片中,我們四人都笑容可掬。這可是我們從校園一別后,四十多年來的第一張合影,彌足珍貴! 下山時,太陽正升中天,層林鍍上了金輝,絢爛無比。山邊的竹林,光線從密集的枝葉中穿過,投下了五彩斑斕的光影。還有公路邊這兩年新栽的幼銀杏樹,正在蓬勃生長著,枝上的葉子片片金黃。 這一路的美景,讓我心潮澎湃,我激動地對三位同學說:“謝謝你們!陪我渡過了這么快樂美好的時光!等明年,羅家水村旅游景區開放了,銀杏樹葉飄飛時,我們再相約吧!” 雨露曉蓉2021年11月28日于長沙  (作者介紹:呂曉蓉,筆名雨露,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人,中學語文教師?h作協會員,《當代文藝》編委會成員,熱愛文學,筆耕不輟,近兩年來陸續發表30多篇散文、詩歌、通訊作品在全國各文學網絡和雜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