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步步建設‘精美長沙’,最終是要擁有‘大美長沙’,長沙一定會越建越好”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啟廣、戴聞名,特約撰稿吳梓溢 編輯金明大 2021年春節長沙湘江兩岸“送你一朵云煙花”燈光秀(湖南衛視供圖) 2020年2月,鄭建新從衡陽調任長沙,成為這座湖湘古都、中部重鎮的市長。一年來,鄭建新首先提出了“精美長沙”的理念,并進一步將之細化為“四精五有”(精準規劃、精美建設、精致管理、精明增長;有顏值、有氣質、有內涵、有格調、有品位),后者成為長沙人耳熟能詳的“熱詞”。 過去的一年中,長沙不但走向“精美”,更以“夜經濟”和“煙火氣”成為全國知名的“網紅城市”,還是被西方主流媒體點贊的“智慧之城”,并連續第13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這位具有宏觀經濟、工學背景和國家部委工作經驗的市長向本刊記者細述了管理這座880萬人口城市的心得與感悟。 “我們一步步建設‘精美長沙’,最終是要擁有‘大美長沙’,長沙一定會越建越好!编嵔ㄐ抡f。 建設精美城市要不厭其煩 《瞭望東方周刊》:你來長沙工作以后,在老城區“有機更新”的基礎上,明確提出要建設“精美長沙”,要求做到“四精五有”,能否具體談一下這背后的思路? 鄭建新:“精美長沙”和“四精五有”執行以來,已經可以看到成效,出了一些精品。比如湘江兩岸被“點亮”,城區20條大道和長沙老火車站、長沙高鐵南站、長沙國際機場等重要窗口面貌全部提升,還新建了68個街角、街心花園,老百姓幸福感明顯增強。 今年這方面的工作還要加大力度。我們從中央駐湘單位、省直機關和一些重點區域入手,加強對這些區域周邊街區綠化、亮化提質和建筑外立面的清洗等。80個街區的清潔、綠化、亮化,要在30天之內完成,之后還要建立好常態化維護管理機制。 我們還選了“一環兩帶”,一共30多條大街,進行全面提質改造,要求路面不能坑洼不平,人行道要重新設計并留足盲道等等。 老城區“有機更新”方面,今年長沙市一共盤點出需要“有機更新”的20片大塊區域、約500個小區,計劃在3年之內全部完成。 除此之外,長沙大約有1000條背街小巷也要重新設計——“洗臉、刷牙、梳妝打扮”!笆釆y打扮”,是指每條街都要有文化內涵。這項工作由區和街道負責,今年下半年開始。 在實施細節方面,我們也要不厭其煩,不斷思考、不斷優化。比如綠化,以前我們綠化多使用灌木,但其實灌木價格高,維護費更貴。更合理的辦法是大量種草,草上種喬木,喬木之外種花卉。長沙年均降雨量1475毫米,接近1500毫米,草木容易成活,不需要使用地下水,用這種方式更加合適。 建筑物外立面和電線井蓋的相關規范,我們正在立法。不允許亂搭亂建,電線要多箱合一、多桿合一,全部都要符合規范,不允許亂搭亂建。地面井蓋也要制定新的質量標準?傊且欢ㄒ尷习傩崭奖、更舒適,城市更美麗。 這些工作完成之后,到明年年底,整個長沙會煥然一新。我們一步步建設“精美長沙”,最終是要擁有“大美長沙”。長沙一定會越建越好。 要智慧管理,也要人文關懷 《瞭望東方周刊》:2021年初,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點贊長沙為“智慧之城”。建設智慧城市方面,長沙有哪些進一步規劃? 鄭建新:建設智慧城市方面,長沙可能是全國執行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數年前長沙就已布局了“三智一芯”產業;如今,智能車聯網已經成為長沙的優勢產業。 2021年1月,我們又印發了《長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頂層設計(2021-2025)》以及三年行動計劃,要發展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所有城市建設的相關領域,5G等智慧相關基礎設施也要建設好。 今后,我們要運用大數據和智慧手段,讓城市交通管理更加科學,比如每個紅綠燈的時間要精準到秒,這樣就能有效緩解堵車問題。還有,交通管理要進一步精確,做到“點對點”。比如,早上8點到9點期間,從市區到某園區車流量特別大,那么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是不是可以在這兩地之間開通點對點班車?用精準的公共交通方式減少私家車流量,有效緩解擁堵。 智慧教育也可以大力發展。比如長沙有眾多優質的中小學,可以通過智慧手段,把這些高質量課程傳到農村去。 建設智慧城市,也是為了精致管理。精致管理,首先是要智慧管理,然后要有人文關懷,城市才能變得更溫馨。 讓年輕人愿意來長沙 《瞭望東方周刊》:在全國的省會城市中,長沙的“宜居性”非常突出:房價不高、文化生活豐富、發展機會也多,因此近幾年人口凈流入量很大。在打造“宜居宜業”城市、吸引人才方面,長沙的“密訣”是什么? 鄭建新:首先是要“事業留人”。我們要多吸引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還有獨角獸和“頭部”企業,特別是高科技、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企業,來長沙落戶,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然后是“待遇留人”。什么是“待遇”?收入不低,同時房價便宜。只有這樣,年輕人才敢消費,愿意消費。 長沙現在是全國所有大城市里房價和收入比最低的城市,一個普通家庭工作6.4年就可以買100平米的房子,年輕人不靠父母,和伴侶一起就可以輕松交首付供房。 房價我們會繼續管控好,讓老百姓能買得起房子。 然后我們還要建一批青年公寓,居住費用不高,小區內還有小橋流水、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讓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僅負擔得起,而且住得舒適。 長沙除了把城市建好、管好,還把民生保障好。民生是什么?是醫療、教育、居住環境、社會保障,還有貧困群體生活的改善。只要把這些做好,長沙一定有吸引力。 我們的目標,是讓長沙充滿“誘惑”,讓年輕人愿意來。 2019年以前,長沙連續4年每年人口凈流入23萬-27萬。我們剛剛獲得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底,長沙常住人口已經增加到了880萬,一年凈增加了近41萬。 如果未來長沙每年都能增加至少30萬人、80%是年輕人,長沙就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希望。 我們要引進的,不光是院士、大學者、大專家,大工程師,大學生、技術工人和工匠也要引進。2020年10月,我們制定實施了一個新的長沙人才引進戶籍管理辦法,45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的,來長沙落戶無條件上戶口。我們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長沙工作、定居。 保衛藍天“花了很多工夫” 《瞭望東方周刊》:我們在長沙采訪期間,感覺空氣質量很好,常見藍天白云!八{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長沙是怎么打的? 鄭建新:打這場“藍天碧水凈土”戰,我們花了很多工夫。 為了“藍天”,我們首先關停了一批污染嚴重的工廠,然后又改造了一批工廠和鍋爐。所有的建筑揚塵都要管控,所有的渣土車,從輪胎的清洗到封裝蓋的清洗等等細節,都要花工夫管理;所有的建筑工地,要挖土就必須“噴霧”。我們全市的公交車都已經改成電動車或液化氣車,以后所有的出租車包括網約車,也全部要變成新能源車。 2020年全年,長沙藍天數比2019年增加了幾十天。抓好藍天保衛戰,才能讓人民群眾有更多幸福感。每天看見藍天白云,心情也能變好。 過年時長沙人喜歡放煙花爆竹,今年大年三十和年初一空氣質量因此就超標了,我一晚上基本沒怎么睡。今后我們決定對原先的政策做一點修改:春節期間可以放煙花爆竹,但要集中時間和地段,凌晨1點到6點之間不允許放,讓空氣有時間“休息”,不至于一整天都有霧霾。 藍天、碧水、凈土都要精細管理和管控。還有噪音污染也要重視。城市環線、高架橋、高速公路的兩邊都要裝上聲障墻,讓老百姓可以安靜的睡覺。我們正在規劃搬遷長沙大托鋪機場,讓城南的人民群眾不受噪音影響。 “要讓長沙農村變成全中國最幸福的農村” 《瞭望東方周刊》:現在全國上下都高度重視的鄉村振興,長沙是怎么做的? 鄭建新:我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笨傄,著力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加快推進農村農村現代化。 比如生態宜居方面,原來很多農民建的房子既不生態、也不宜居。我們現在要求,一體化同步推進鎮村規劃編制,農村村民建房布局和建筑都要科學設計。從今年開始,長沙住建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會制作免費圖紙發給農民,從建筑外立面、內部裝修等方面引導農民科學設計,建設一批功能現代、風貌鄉土、結構安全、綠色環保的示范農房。 鄉風文明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以后每個村部都可以建一個大陽光房,里面冬暖夏涼,可以開會,也可以開展文體活動。旁邊建一個大廳,所有的婚喪嫁娶都可在里面進行,還能解決一些就業。這種方式我們要在全市推廣。 我們要重新提振的重點區域。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另一方面也要引進社會資金。政府制定引導政策,這樣自然會吸引人才、資本進來,幫助農村改善村容村貌,補足基礎條件的短板,助推產業興旺、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有些風景特別美麗的地方,可以發展鄉村旅游和民宿,讓城里的老百姓愿意到農村去休閑、消費,帶動農民增收。 長沙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年來增長較快,2020年為3.48萬元,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第二,僅次于杭州。 農村基層建設也要加強。長沙現在絕大部分村都是村黨支部書記、主任一肩挑,而且大專以上年輕大學畢業生的比重有大幅提高。年輕人有想法、能干事,會把鄉村的資產盤活。我們希望,長沙農村集體年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的村子,比例可以達到80%以上。 我們已經報省委并獲批準,長沙市將作為湖南第一個全市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的示范城市。我們要把長沙農村建成湖南省和全中國的示范,變成全中國最幸福的農村。 招商引資“從一把手抓起” 《瞭望東方周刊》:現在很多城市做“對標”,長沙有對標的城市嗎? 鄭建新:我們是幸福感對標成都、城市建設對標杭州、城市管理對標上海和廣州。文化方面,我們發揚自己的長沙特色。 《瞭望東方周刊》:長沙近期一直在強調“營商攻堅”。提升營商環境,長沙具體準備如何“攻堅”? 鄭建新:第一就是招商引資“從一把手抓起”。 什么叫營商環境?首先就是一把手高度重視。以前我們說“四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F在除“四到”之外,我們還會著力落實“傾力支持、立說立行、精心呵護”的要求。雖然辛苦一點,但黨委、政府的誠意能夠充分體現出來。 現在已經有一批互聯網企業把總部設在了長沙,很快就要來更多。 “會展經濟”和“賽事經濟”也要加強。長沙國際會議中心已經建成投入使用,不但規模大,而且符合精美精致的要求,其中最大的會議廳有7800平方米,可以容納9000人。 我們正在籌備今年5月在長沙舉辦一個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峰會,也在積極申辦2025年全運會。希望這些國際性會議和賽事能夠提升長沙的開放程度和國際知名度,吸引更多企業和機構進駐長沙。 總體來說,我們既要抓內循環,也要搞好內外雙循環,多開國際航班、暢通國際物流。中歐班列(長沙)去年開了500多列,今年的目標是開行到1000列,我們將積極創建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