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入朝作戰70周年。在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中,烈士們用鮮血詮釋了什么是忠誠和信仰,用生命構筑了民族脊梁,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國的建立! 在清明時節,貴陽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按照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關于做好清明節期間烈士祭掃工作的通知》要求,從3月13日開始,在全市退役軍人事務系統開展為期一個月的“致敬貴陽英烈”網上宣傳活動,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優撫”APP上刊登貴陽英烈的故事,讓我們共同緬懷先烈,銘記歷史。 摘要:宋至平,原名宋學芬,字若春,1916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汨羅(原湘陰)縣古培鄉人。他為黨學習,將所學用于黨的事業。宋至平在入黨后的11年中,有8年戰斗在貴州,8年中又有4年活動在貴陽。他幾次出入貴陽,為黨的事業,他義無反顧,出生入死,最后血沃金筑。正是:青山有幸埋忠骨,金筑長頌英雄名。 他受家庭影響,從小就立志以身報國、振興中華。在學校,他積極參加學生抗日愛國運動。后投筆從戎,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艱苦斗爭的歲月里,他借在國民黨各種機關任職的機會大量收集情報并傳播共產主義思想,建立黨組織,準備武裝暴動,積極為黨工作。在革命勝利前夕不幸被捕,敵人費盡心思想從他入手破獲貴陽地下黨組織,結果是枉費心機。為了保護黨組織不被破壞,保護同志們的安全,他愿為黨的事業、為人民解放事業而獻身。1949年10月5日,被特務活埋在市郊八角巖下,年僅33歲。 宋至平,原名宋學芬,字若春,1916年3月20日生于湖南省汨羅(原湘陰)縣古培鄉人。在地下斗爭中,宋至平曾化名岳平、岳軍、岳慕先、張志誠、張至真、宋春山。宋至平兩歲時,父親病故,繼父系中共黨員。宋至平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從小就樹立以身報國、振興中華的志向。1931年,他考入長沙廣益中學,“九一八事變”發生后,便積極參加長沙各界舉行的反日示威,聲討倭寇罪行。1935年北平開展“一二·九”學生抗日愛國運動,宋至平積極參加長沙學生的聲援活動,向同學們宣講“一二·九”運動的真相,鼓動大家參加示威游行。1937年抗戰爆發后,宋至平決心投筆從戎,考入長沙軍械人員訓練所,結業后被分配到設在瀏陽的兵工署第七軍械庫工作。1938年5月,在艱苦斗爭的歲月里,宋至平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8年冬,長沙大火后,宋志平偕未婚妻李蘭瑞隨第七軍械庫到貴陽,在太平路租了間民房居住。到貴陽后,宋至平在第五分庫任中尉庫員,大部分的時間是住在上四沖(今市財校一帶)的第七中尉庫內。這時他與貴陽地下黨組織尚未發生組織聯系,因此,他在庫內獨立活動,與劉震白、路景彥、呂祥華等幾位比較進步的年輕軍官接近,經常把自己保存的一些進步書籍給他們看,并向他們介紹說:“到城里生活書店或到新書店去看書,店員不會趕你走的!睘榱烁玫亻_展活動,宋至平準備給軍械庫的士兵上文化課,要劉震白找其擔任分庫長的姨父段微模,段礙于情面,同意了。宋至平給庫兵上課非常認真,而且又有耐心。除了教庫兵們識字外還講時事,講政治。有一次被段微模察覺,把劉震白找去,質問為什么講共產主義,劉震白以孫中山先生說的“共產主義是民生主義的理想”為由搪塞,段無言可答。后來,劉震白離開了軍械庫,段便向總庫長告密,說宋至平是共產黨?値扉L焦東山傾向進步,為避嫌,把宋調到遵義第二軍械庫。 1940年8月,宋至平到了遵義。第二軍械庫與內遷的浙江大學相鄰,宋至平很快和浙大的些進步同學取得聯系,積極開展活動,引起了軍械庫負責人的注意,他不得不離開遵義。1942年8月,宋至平辭去庫職,轉移到開陽縣,在縣立中學任教導主任,引導學生建立讀書小組,閱讀進步書籍。不久,他打入國民黨開陽縣黨部任秘書。當時張學良將軍正被軟禁在開陽縣,宋至平教過的一些學生在一次郊游中,與張學良有所接觸,引起特務對宋至平的懷疑。1943年3月,宋至平返回貴陽,住在同鄉傅崇佑處。通過同鄉的關系,宋至平在省政府財政廳會計處謀到個職務。由于他辦事能力強,幾個月后被升為股長。在此期間,宋至平認識了在財政部貴州直稅局工作的羅迅青和在西南公路局工作的周邦立以及印刷工人張世品三位地下黨員,之后,他們組成了臨時黨小組,宋至平任小組長。遵照南方局制定的三勤方針,他們廣泛搜集情報,秘密翻印和散發我黨的重要文件和材料。為了地下斗爭的需要,他們研究了兩種通信密碼。宋至平擬訂了嵌格通信法,周邦立擬訂了電報密碼。1943年6、7月間,打入國民黨電臺活動的共產黨員梁宜蘇調桂林途經貴陽時,在張世品住處與臨時黨小組的同志商討密碼的編寫問題。最后宋至平等還請梁宜蘇將密碼帶去桂林交浙大畢業的許良英,因為他們曾邀許一道在貴州山區打游擊。 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宋至平對學習非常認真。在貴陽時,他經常出入貴州省圖書館,如饑似渴地學習,即便是外出接頭,口袋里也都有文學作品或古典詩詞之類的書籍。在家里或宿舍無人時,則是“貪婪”地閱讀馬列著作,潛心攻讀。通過自學,他熟練地掌握了英語,學會了許多地方的方言。 由于地下斗爭的需要,宋至平將自己的收入大部分用作活動經費,自己過著儉樸的生活;加上他經常外出活動,行蹤神秘,造成了他妻子的誤解,導致了家庭的離異。對此他只有與臨時黨小組的同志在一起時,才把自己心中的苦悶向同志們傾訴。他引用了古人的詩句“佳人已屬沙叱利,義士今無古押衙”來說明自己的處境。1943年冬,宋至平在街上突然碰上開陽縣縣長、中統特務陳國楨。具有高度警惕性的宋至平決定離開貴陽,他對傅崇佑說:“若等待下去,要出危險。必須離開貴陽,以免不測!边@樣,宋至平懷著家庭破裂的悲痛,孤身一人踏上去重慶的旅程。 1944年春,宋至平到了重慶,在上清寺資源委員會會計處任會計,他的組織關系轉到南方局劉光手里。劉光將宋至平與在重慶白石驛空軍第二總站電臺工作的梁宜蘇、江北21兵工廠技術員吳作和、正誼書店店員張曉江、《新華日報》營業包黃鐵梅等編成一個地下特別工作小組,由宋至平任小組長。他還擔任梁宜蘇與劉光之間的聯絡員。在重慶特務云集的情況下,宋至平領導特別工作小組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任務,受到上級黨組織的贊揚。 1944年底,日軍進犯貴州獨山,南方局派部分原在貴州活動過的中共地下黨員由重慶回貴州,準備打游擊,開展武裝抗日。宋至平被派回到貴陽。在路過遵義時,他介紹浙大的同學認識了某子彈庫庫長馬連元,以備開展游擊活動時可以弄到槍支彈藥。后因日軍退出貴州,宋至平亦返回重慶。1945年3月,劉光派宋至平與吳作和去綦江電化冶煉廠工作,宋在總務科工作兼管警衛。綦江當時駐有國民黨青年軍,宋至平到綦江不久,被人認出,被迫轉移到貴陽。他以平壩中學為立足點開展活動?箲饎倮,宋至平返回重慶,在我黨辦的中國化工原料公司(裕中行)工作,隨后,參與張立創辦《活路》月刊。他撰寫了很多犀利活潑的短小文學作品和政治文章,揭露國民黨的內戰陰謀。當時他的公開身份是重慶建川中學的教師,他每天上完課后,就匆匆忙忙地趕回編輯部修改稿子,撰寫文章,不知度過了多少不眠之夜。由于辦刊資金不足,1946年夏,為解決辦刊經費,他曾回到家鄉,多方籌措,募集到一筆款子,帶回重慶作辦刊使用。1947年2月,《活路》刊物被國民黨當局查封,6月,敵人在重慶大逮捕,宋至平受黨組織派遣避于南充、達縣等地活動。 1947年秋,張立派宋至平與同住德江的黨員先仲虞去黔東北活動,宋至平化裝成商人,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歷時30余天,步行到了德江。宋至平借助先仲虞的關系,在杉園鄉十字關自辦補習班,借此指導黔東北各縣的工作。不久,領導關系明確成立黔北工委,屬川東特委領導,張立為主要負責人。宋至平在黔東北活動不到一年時間,有的縣恢復了黨的組織,有的縣建立了黨支部。張立又由重慶派董嘯嵋、李延倫等一批同志到印江、德江、松桃等縣活動,同時發展了一批黨員。群眾性組織“齊心會”、“同心會”、“翻身會”相繼建立。宋至平還以婁山山脈、梵凈山脈為依托,建立了兩支游擊武裝。他日日夜夜為武裝暴動做準備,繪制地圖,草擬文件,組織力量。1949年1月,宋至平等人在松桃召開會議,宣布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黔東縱隊”。宋至平化名岳軍,任縱隊司令兼政委,曾三次籌劃武裝起義但未成功。 1949年2月,中共貴州省工委成立,宋至平受張立調遣,到貴陽領導地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工作。他參與起草了《貴州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暫行團章》。他以永初中學教師身份為掩護,四處活動,發展新青團員。1949年5、6月間,宋至平與張立、張鳴正、王啟霖負責編寫刻印省工委的地下刊物《真實》。宋至平針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對時局的一些模糊看法,化名宋明誠,寫了《弄清幾個時局問題》,刊登在《真實》第一期上。為了迎接解放,他廣泛地進行了調查研究,動員在省政府工作的傅崇佑把重要文件帶出來。布置曹志文、曹志軒兄妹調查貴陽各大印刷廠情況,并通過在《貴州商報》工作的地下黨員黃先和的介紹,到《貴州商報》做一個月的臨時校對工作,直接進行調查研究工作。 1949年6月,貴州反動當局在貴陽大肆搜捕地下黨員,為保安全,張立暫時轉移,將貴陽的工作全部移交給宋至平。宋至平不負重托。精心安排張立和其他同志安全轉移后,與黃先和張鳳鳴三個黨員堅持在貴陽工作。8月初,特務破壞了地下黨普陀路聯絡站,搜出了一張重慶來人去永初中學找宋至平先生的條子。8月2日,特務闖入永初中學,逮捕了宋至平和張春濤,關押在中山公園的黑牢里。宋至平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經暴露,決定公開與敵人展開斗爭,以保護戰友。敵人向他追問張立的下落,他回答道:我親自把他送到游擊隊里去了,你們只有到游擊隊里找他。盡管敵人采用種種方法,軟硬兼施,想從宋至平入手破獲貴陽地下黨組織,結果是枉費心機。隨著解放大西南的進程加快,宋至平知道敵人會對自己下毒手,他對同牢房的曹志武說:如果你能活著出去,告訴朋友們,莫要擔心和掛念我,我要給家庭爭氣,我要對得起朋友們。 1949年10月5日,一群特務闖進宋至平的牢房,說是給他“換個地方”。宋至平明白,為黨的事業、為人民的解放獻身的時刻到了。他站起身,輕輕整理一下衣服,昂首闊步走出牢門。宋至平與其他8位同志一道被特務活埋在市郊八角巖下。 宋至平在入黨后的11年中,有8年戰斗在貴州,8年中又有4年活動在貴陽。他幾次出入貴陽,為黨的事業,他義無反顧,出生入死,最后血沃金筑。正是:青山有幸埋忠骨,金筑長頌英雄名。 (中共貴陽市委黨史研究室)相關:中共地下黨員宋至平與張學良宋至平,中共地下黨員,湖南省汨羅縣人,化名宋學芬等開展黨的地下工作。張學良被國民黨蔣介石秘密幽禁在開陽縣劉育期間,中國共產黨對張學良的處境也非常關心。當中共黔北地下黨組織獲悉1942年2月張學良將軍被轉移到開陽劉育幽禁的消息后,即委派地下黨員宋至平化名宋學芬,以開陽中學教員、國民黨縣黨部秘書等身份作掩護,在開陽進行革命活動,并伺機接近張學良。張學良在劉育“行轅”幽禁期間常和趙四小姐到離“行轅”三公里的白安營游玩。為了借機接近張學良,宋至平還專門在白安營附近辦過農民夜校。有一次,宋至平和趙順德(開陽中學學生,家住白安營趙家寨)在天生橋下釣魚,抬頭一看,發現山頂上有人站崗放哨,宋至平知道張學良來了,便收拾釣具,準備在白安營橋上看個究竟。剛來到涼敞灘,看到張學良在河邊釣魚,只隔幾步遠,他也裝著下鉤釣魚的樣子,由于因警衛森嚴,根本無法接近張學良。1943年春的一天,宋至平帶領開陽中學部分學生去白安營春游,適逢張學良在營上游玩,特務隊長劉乙光貼身跟著張學良,當時劉乙光之子劉伯涵就讀于開陽中學,也在學生隊伍之中,他去向劉乙光、張學良、趙四小姐問好請安,同學們見了,便趁機蜂擁而上,跑到張學良跟前,用深情的眼光,向張學良表示敬意,張學良非常高興。趙四小姐要求學生們唱支歌來聽,在宋至平的提議下,同學們唱起了《滿江紅》、《游擊隊歌》、《在松花江上》等抗日歌曲。張學良聽了,心情十分激動。后來宋至平又有幾次到白安營活動,他的秘密行動引起了軍統特務兼開陽縣縣長李毓楨的注意,在危急關頭,黨組織把宋至平調離了開陽。1949年8月宋至平在德江被捕,10月5日被國民黨特務殺害于貴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