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 11:01| 發布者: cnxqw| 查看: 19810 |來自: 人民網
全面推行河長制,這是中央部署的一項重大改革任務,貴州作為國家首批的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之一,在全面推進河長制和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有哪些舉措。
中央作出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戰略部署,這對貴州來說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主要的創新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河長制組織體系健全。建立從省到村的五級河長制,推行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實現全省所有河流、湖泊、水庫全覆蓋,凡是老百姓叫得出名字、有常流水的小河流,都能找到河長負責。在全國率先設立四級“雙總河長”,省、市、縣、鄉四級均由黨委和政府的主要領導共同擔任總河長;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在崗的30多位省級領導各擔任一條重點河流(湖泊、水庫)的省級河長,并明確一家省級責任單位對應協助開展工作。 “四大班子”人人當河長,這是全國唯一的省。同時,貴州省還分級招募河湖民間義務監督員,“政府河長”聯手“民間河長”共同治河。 二是地方法規保障到位。貴州省2017年1月1日起施行的《貴州省水資源保護條例》對全面推行河長制作了明確規定,距離中央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僅僅1個月零3天,為全國首家!顿F州省水資源保護條例》也是全國首部省級地方性水資源保護法規。2018年2月1日起施行的《貴州省水污染防治條例》也對全面推行河長制作了相關規定。目前正在起草的《貴州省河道管理條例》將作專章表述,這些從法制層面為全面推行河長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三是江河治理行動迅速。貴州省將每年6月18日設立為“貴州省生態日”,并在去年的首個生態日開展了“保護母親河,河長大巡河”主題活動,省委書記、省長帶頭,各級河長、各級相關部門、涉水企業、河湖民間義務監督員、群眾代表、新聞媒體等,參與人數超過3萬,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今年的“6.18生態日”,我們繼續推行五級河長大巡河,我們希望把6.18巡河活動變成常態,并且要讓每一天都成為生態日,使河湖保護觀念深入全社會。 四是監督檢查細致有力。把督促檢查作為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的制度“利器”,以督查之嚴確保工作之實。針對存在的問題,實行“對標”“對賬”“對人”,全面細致抓好整改,確保發現問題能及時有效解決。
全國上下都在落實河長制,貴州在落實河長制行動上進展如何。
中央作出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戰略部署,這對貴州來說是加快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主要的創新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2017年3月份,出臺了《貴州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總體工作方案》。一年多來,河長制工作整體推進順利。2017年,省、市、縣、鄉四級河長制工作方案全部在規定時間出臺,河湖分級分段河長全部設立并進行了公告。 貴州省切實做到工作方案到位、組織體系和責任落實到位、相關制度和政策措施到位、監督檢查和考核評估到位“四個到位”,并順利通過了國家全面推行河長制中期評估,圓滿完成了2017年底全面推行河長制的目標任務。 按照中央《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要求,年初,我省已將2017年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上報黨中央、國務院。今年以來,配合水利部等國家有關部委開展了2次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督導檢查,配合和組織開展了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點位排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考核檢查等工作。 貴州省還編印了《貴州省河長制湖長制政策制度匯編》和《貴州省河長制湖長制典型經驗》,對工作推進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及時總結推廣。
具體介紹一下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成效。
河長制實行一年多來,取得了很多成效。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首先從河湖水質來看,在各級河長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全省重要江河湖庫水功能區總體達標率87.3%,比2016年提高了5.3個百分點;全省監測的48條主要河流的138個河段,水質總體達到優良的河長占總評價河長的89.1%,比2016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全省主要河流55個國家考核監測斷面優良率上升1.8個百分點,劣五類水質比例下降1.8個百分點;長江流域河流干流水質持續改善,珠江流域河流干流水質優良率保持在100%;9個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持續保持100%;縣城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8.4%。 從河湖管理來看,各級責任單位認真履職,積極參加河長巡河、督導檢查和考核驗收等工作,初步形成“總河長總體抓,河長辦統籌抓,各河流責任單位具體抓,相關職能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從監督執法來看,除了前面講的省級層面立法保障外,貴陽、遵義、六盤水、黔東南、黔南等市(州)通過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規規章、加強部門聯合執法等方式,有效加強了河湖監管執法。 從社會影響來看,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全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河湖治理保護。通過河湖民間義務監督員招募、樹立河長公示牌、公布舉報電話等方式,進一步暢通了民間組織、環保人士和普通群眾參與河湖保護的渠道。
貴州在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中,如何有效實現部門聯動,合力推進河長制工作。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貴州省對33位省級河長各明確一家省級責任單位協助工作,在《貴州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總體工作方案》明確,“各級河長、河長制辦公室不代替各職能部門工作,各職能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河長制相關工作任務落實”;省以下各級參照省級做法確定了各級責任單位,并采取有力舉措加大部門合作。 二是完善制度保障。省河長辦印發《貴州省全面推行河長制省級會議制度》,市、縣、鄉各級均出臺本級會議制度,建立省、市、縣、鄉各級河長會議制度和河長制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并認真執行。 三是明確部門職責。省河長辦印發《貴州省河長職責及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職責》(黔河長辦〔2017〕17號),明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職責,各級也參照明確了各級責任單位職責。 四是做好任務分解。各級認真編制一河(湖)一策,將河湖治理保護任務分解到各級河長和責任單位,并將作為考核依據。 五是強化目標考核。經請示省政府分管領導同意,與省目標辦溝通將全面實施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納入省級機關年度專項目標管理,對32家河長制責任單位河長制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差異化考核。
全面建立河長制,除省級層面外,市縣鄉村各級都結合當地實際,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創新。貴州在基層治河實踐中有哪些好的創新經可以和大家分享。
保護母親河成為全省上下大家的一致行動和行為。貴州省在推行河長制當中,除了從政府的層面做好各項工作以外,在基層,有很多比較創新的做法。 比如在我們貴陽市成立“中國第一個生態保護法庭”,大力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等方面的機制創新,審判了一批在國內、省內影響較大的環境違法大案要案,有效地震懾了環境違法犯罪行為,使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既得利益者從“老頑固”到志愿者。 畢節市大方縣全面建立“一長四員” 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機制(“一長四員”就是“河道分級河長+河道保潔巡視監管員、農村生活垃圾保潔員、護林管理員、道路保潔員”),加速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 遵義赤水市著力破解河流保護“無人管”、環境污染“來源多”、破壞行為“禁不住”、工作責任“不落實”四大難題,探索河流長治久清新路子。 五銅仁市按照河流分布聯建“水上黨支部”,采取“明確責任、建立平臺、干群聯動、機制倒逼”的治河方式助推河長制工作,形成黨建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的強大合力,有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流治理新格局。 在貴安新區花溪河,你發現河流或岸上垃圾隨意丟放,只要用手機拍下來上傳到“貴安河長制”APP,新區黨武鎮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貴安新區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收到你發的照片,河段管理員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在基層一線,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創新經驗和做法不勝枚舉,各級各部門,因地制宜,大擔創新,勇于擔當,真抓實干,大力推進河湖管理保護工作。
評論
貴公網安備 520103020018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