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湘黔網訊 羅文驊)研究姓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7月26日,貴州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籌備會第一次會議在貴陽市觀山湖區維也納國際酒店順利召開,貴州各大姓氏宗親聯誼會負責人和宗親代表60多人出席了會議。貴州省張群山、武鴻麟等老領導發來賀信。



會議由賈景峰和許培云主持,貴州劉氏宗親總會劉正堂代表籌委會做歡迎詞,會議宣讀了貴州姓氏文化研究會第一次籌備會參會代表名單,籌委會總策劃、貴州省信息中心原主任張繼策做《研究姓氏文化振興民族精神》的主題發言。 他表示,“我是誰?我來自哪里?我要往哪里去?”的問題這是中國人都害怕面對的哲學終極問題和不忍直視的靈魂扣問。古語云:“樹有根,水有源,人必有祖有宗”。姓氏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認祖歸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中華民族也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既為過去活著,也為將來活著,并最終為歷史活著的民族。研究中華姓氏文化意義重大而深遠。主要體現在,姓氏文化是傳承文明、解讀歷史、透視社會的窗口;是中國人傳統“家國情懷”的基礎;是維護祖國統一、民族融合團結的有力推手,還是維護社會和諧的潤滑劑。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搭上國家復興傳統文化的這艘大船,姓氏文化研究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主持人宣讀了貴州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申報材料和章程。章程明確研究會的性質是為貴州省各姓氏族人個人自愿參加的群眾性聯誼組織,是從事非盈利性質服務的民間團體,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熱愛社會主義制度,興姓氏文化,強中華精神,目標是團結中華族人,富民興黔,強我中華。并對會員申請入會的要求和條件以及會長、副會長、監事長等權益做出明確要求。
會議初步推選了籌備組組長、副組長、秘書長等人員。擬選舉劉正堂擔任籌委會會長,張繼澤擔任籌委會名譽會長和專家委員會主任,彭寧、吳正華等擔任副會長,賈景峰擔任副監事長,推選張群山、武鴻麟等省老領導擔任總顧問。



隨后各個姓氏代表發言,分別就目前姓氏文化研究的現狀和困境進行交流探討。大家紛紛表示,姓氏文化的研究勢在必行,但合法合規一直是各個姓氏困擾的地方。迫切需要一個政府認可的組織和平臺,讓姓氏文化研究名正言順,也有些宗親代表表示,希望省姓氏文化研究會需要更多專家學者加強學術交流,不要太過于商業化。不要流于形式,要實在為各姓氏文化研究做好服務,做一些實事。

86 歲的退休教師暢談家族文化和根脈文化的感想,原省委組織部機關書記何為姓氏文化研究的方向做了很好的闡釋。他表示,姓氏文化研究首先解放思想,維護社會穩定和和諧發展,傳遞網絡姓氏正能量,加強姓氏文化建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帶動家庭建設全面參與小康和扶貧攻堅。
貴州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的籌備成立,將意味著貴州省愛好研究姓氏文化的各界人士有了自己的正式社團組織和交流學習平臺。貴州省姓氏文化研究會要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加強會員之間以及與其他社團之間的溝通交流,互相學習共同探討研究姓氏傳統文化的發展,為貴州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會議結束后,與會會議合影留念,并進行熱烈的餐敘互動交流。
貴州姓氏文化研究會將在黨的領導下,民政部門和社會組織管理部門的監督下開展開箱活動,對各姓氏宗親會進行有效規范管理,行業自律,近年的一些姓氏在宗族聯誼、尋根文組等方面做的不錯,需要更高層面的文化組織實施更好的文化鏈接。秉承“文化傳承”的初心,積極探索“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創新發展模式,有效團結各個姓氏。為貴州和中國經濟做出更大的貢獻。

|